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社会 > 正文

张庆连在修剪枝叶。

张庆连在栽种树木。以上图片均为职福利摄

人物小传

张庆连,1946年生,河南省获嘉县人,56年专注于榆树良种选育工作。他用6年时间,找到了一种具有较高生态和经济价值的榆树新品种——钻天榆,并建起了我国第一个榆树基因库。他选育的钻天榆迄今已被推广到16个省份,累计栽植1亿株以上。他曾获得“中国好人”“全国农林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荣誉。

 

凌晨5点,天还没亮,河南省获嘉县太山镇小北庄村的张庆连就准时出了门。他舒展了一下筋骨,一路小跑,来到了位于获嘉县林科所的榆树基因库。

在这座张庆连一手建起来的榆树基因库里,生长着19种珍贵的榆树品种。树干通直、挺拔,树冠狭窄、规整,19个榆树品种里最引人注意的那个,叫做“钻天榆”。榆树的环境适应性强,木材材质好,是一种绿化、用材的优良树种。作为“优中之优”的钻天榆,自上世纪70年代被选育、定名以来,迄今已被推广到16个省份,累计栽植1亿株以上。这其中,离不开张庆连的努力,可以说,他一生育树成林,绿了一片黄土地。

2020年12月,张庆连被中央文明办评为“中国好人”,他自己却十分谦虚地说:“只不过是种了几棵树。”

带上开水和馍馍,深入荒山野岭,花费6年找到“钻天榆”

张庆连,1946年出生于河南省获嘉县,从小就对榆树有特别的好感。门前的老榆树陪伴了幼年的他,后来老榆树的树干被用来盖房子了。栽下新树苗后,小榆树又伴着张庆连一起长大。“出门抱一抱,放学看一看,下雨摸一摸,榆树成了我最亲密的伙伴。”张庆连回忆,初中毕业后,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到获嘉县太山林场工作,他要继续和榆树做朋友。

“现在,很多人砍了榆树当柴火烧喽!”一名林场职工的话,让张庆连陷入深思。原来,由于当地村民缺乏培育优良树种的意识和方法,长期的自然变异、杂交后,当地的榆树种群已经退化。低矮、歪斜、生长缓慢等是当地榆树的普遍特征。挡不住风、做不了房梁,农民只好砍了榆树当柴火烧,改种其他树种。

张庆连不忍心看着榆树在当地消失,但寻找优良树种谈何容易。当地的榆树有千万棵,一到春天,花粉随风飘荡,是否还有优良榆树品种能够在“劣质”种群基因包围下存活下来呢?

“我一定要找到好的榆树品种!”张庆连暗下决心。工作日,他白天参加林场劳动,晚上挑灯查阅资料,节假日则出去寻找优良树种。每天带上开水和馍馍,张庆连一找就是6年。这就像是大海捞针,还真让张庆连找到了。

一年夏天,艳阳高照,正在辛章村河边乘凉的张庆连,猛一抬头,远处一棵生长旺盛、主干挺拔、树冠狭窄的榆树引起了他的注意。张庆连从当地农民那里得知,在这片同时种下的榆树里,这棵长得最高、最壮。张庆连十分兴奋:“踏遍千山万水,终于找到了优良的榆树品种!”

第二年春天,张庆连爬上这棵树采籽,几上几下,装了几大麻袋榆钱。在他的悉心照料下,竟然培育出了两万多株小树苗,并且长得快、树形好,远远超过同时种下的对照组树苗。

1978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的专家考察组正式将这种榆树新品种定名为“钻天榆”。听到这个消息后,获嘉县周边地区纷纷过来引种。如今的钻天榆,不仅成为获嘉县的绿化主力树种,也被选为“三北防护林”的优质树种,在全国多地推广。

建立榆树基因库,推广优良树种,帮助获嘉县提升林木覆盖率

找到钻天榆后,张庆连的人生轨迹也跟着发生了改变。1975年,29岁的张庆连经太山镇党委推荐,被破格录取到百泉农专读书。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在校期间,张庆连十分刻苦,成为当时该校唯一在校时出版书籍的学生,书名就叫《榆树》。学成归来后,1979年,张庆连来到获嘉县林业科学研究所成为一名研究人员。

“榆树来自深山,一定还有更优良的榆树基因!”怀揣这个信念,张庆连不顾辛苦和危险,多次进入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以及嵩山、燕山等多地的森林中,在人迹罕至的地方,遍寻“养在深山人未识”的榆树新品种。有一次,他肩扛30多公斤树种树苗,沿着悬崖峭壁艰难下山,险些掉下悬崖。到了平地,树种树苗完好无损,他的右肩却受伤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庆连陆续从深山之中寻到了七八个新的榆树品种。1982年,他带头建起了我国首个榆树基因库,里面包含有他自主发现或从其他地方引种而来的优质榆树种,不仅引起了国内的重视,还引起了国外林业研究专家的注意。1985年,应美国一位林业专家的请求,张庆连培育的一株榆树良种漂洋过海,进入了美洲林业研究资源库。如今,这个榆树基因库里生长着19种从世界各地发现并引种而来的珍贵榆树品种。

在张庆连的引领和带动下,获嘉县的林木覆盖率从5%增长到18%,如今更是接近25.2%;获嘉县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平原绿化先进县”和“全国林木良种先进县”。张庆连也获得了“全国农林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青山因树木茂盛而绿,如今获嘉县的黄土地,也因张庆连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而铺上了几抹厚重的绿色。

给农民传授新技术,为年轻人讲好生态课

1982年,从河南省劳模大会归来的张庆连一回到家,就对爱人王艳枝说:“咱们把承包苗木赚的钱拿出来,把村里80多个小学生的学费全包了吧!”这一下就要支出350多元,相当于当时张庆连家庭9个月的收入,但妻子却毫不犹豫地同意了。1986年,张庆连又把自己出书的稿费360元全部捐给了县直幼儿园。他对园长说:“我这辈子就重视两件事,种树和育人。种树是我擅长的,一直在做。育人是您擅长的,一定要好好教孩子们!”

1984年,张庆连担任了获嘉县林业局局长,直到退居二线。“2006年退休后,我总劝他歇歇,可他从来不听。”王艳枝说,张庆连买来了手提电脑和投影仪,精心制作了上百个农林方面的课件,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讲解最新技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张庆连陆续建起了包括葡萄、核桃、柿子、苹果等多个树种的微信交流群,定期发送管理、技术要点,并回答农民的技术咨询……

“只有和树在一起,我才感觉踏实。”退休后的张庆连不住在县城,在小北庄村的老宅基地上,盖起了一座生态园:将生态理念融入传统住宅,庭院既绿树成荫,也充满文化气息,被人们称为“生态家园”。一到夏秋季节,这座“生态家园”绿意盎然、充满生机。葡萄满架、银杏挂果,老树苍劲,新苗葱郁,一棵杏树嫁接了7种果实,尝一尝,个个香甜可口。

“生态家园”建成以来,每年都会有很多中小学生前来参观学习。张庆连给孩子们授课,普及生态知识,还带他们到附近的树林里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如今的张庆连,坚持锻炼、身体健康,每日照看他自己栽种的榆树林。他说:“我现在没有更大的追求了,就是想为年轻人讲好一堂生态课!”

《 人民日报 》( 2023年03月30日 06 版)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编辑:方琳
65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教师赛板书 欢乐“三八”节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