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滦平县第一小学“小小通讯员”采访范振喜(右一)。图②:如今在空中俯瞰周台子村居民住宅楼。图③:上世纪80年代周台子村住宅状况。资料图片图④:周台子村村史馆陈列的37年前村部的全部家当——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部电话。曲 明摄 图⑤:范德勇和老伴儿接受记者采访。(本文照片除署名外,均为本报记者杨俊峰摄)
近日,本报记者杨俊峰、李思尧,前往河北省滦平县张百湾镇周台子村开展为期半个月的驻村学习教育和实践锻炼活动。
周台子村是河北省的乡村振兴模范村,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敬老模范村”“全国幸福村庄”等荣誉。村党委书记范振喜先后当选党的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大代表以及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此外,范振喜还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最美基层干部”“全国最美退役军人”等许多国家级荣誉称号。
半个月的驻村采访经历收获很大,故事很多。本报记者以驻村手记的形式,通过第一人称的视角,带着读者朋友走进周台子村,深入了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一个普通中国村庄的发展故事。
3月20日
如今“天天都跟过年似的”
“这里真的是农村吗?”
驻村第一天,刚到村里的我们,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到了。
放眼望去,古色古香的牌坊静静伫立在村口,周台子村四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干净整洁的南北双向四车道从村口的跨河大桥一路延伸到村内,现代化的农业大棚分列道路两旁,鳞次栉比,井井有条。
秀丽雅致的广场、如诗如画的公园、古香古色的长廊、整齐划一的楼房、人来人往的商业街、窗明几净的小学、科技感“拉满”的人才培训中心……与印象中的山区农村不同,周台子村触目可见的繁荣甚至给我们一种错觉——这里不是农村,而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社区。
“很多第一次来村里的朋友和你们一样,都觉得这里更像是城市。”周台子村党委副书记薛俊如笑着对我们说,“咱们周台子村1991年脱贫,现在是年产值4亿多元、集体可支配收入20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3.1万元的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村里人才培训基地的宿舍安顿好行李后,我们便迫不及待地拿起采访设备出门探访。
时值傍晚,村里的文化广场传来阵阵歌声:“自己的人生,自己来选择,怎么舒服和自在,咱就怎么活。”
被歌声吸引,我们走上文化广场,碰到一群乐呵呵跳着广场舞的大姐。领舞的人叫杨艳菊,是周台子村的妇联主席。看到我们走过去,她主动迎上来打招呼:“小伙子们,看你们面生,是外面来的吧。”
“是啊大姐,我们是人民日报记者,是来咱们村驻村锻炼的。”
听到我们是人民日报记者,大姐们瞬间来了精神,丢下跳了一半的舞围了上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个不停。
从杨艳菊大姐等人口中,我们了解到周台子村的概况。周台子村是一个中等规模的行政村,滦河从村口流过,村域面积11.9平方公里,耕地2200多亩,其中山地1000亩,河川平地1200亩。全村7个居民组,共715户约2300口人,平均1人不到1亩地。
“这个文化广场是2006年建成的,”杨大姐对我们说,“每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在这跳舞,也有孩子在这玩滑板和骑单车。现在日子好起来了,天天都跟过年似的,和城里没什么差别。”
告别了杨大姐,我们沿着村主干道一路走去。天黑了,挂着太阳能板的路灯次第亮起,街道两旁商店的招牌也闪烁起了五颜六色的灯光,“冒尖”商店、“‘翅’咤风云”烧烤店等招牌在夜空下格外醒目。
望着眼前灯火通明的街景,我们不禁好奇,作为一个“两山夹一沟”的山区农村,周台子村是靠什么脱贫致富的?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为抓手,我们的驻村调研实践工作正式开了头。
3月21—22日
以前“外村的姑娘都不愿意嫁给周台子村的小伙”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我们围绕周台子村的脱贫“秘诀”展开了实地调研。
从村史馆到蔬菜大棚,再到滦河边的田间地头,在走遍了村子的大小角落,走访了数位村民以及查阅了相关资料之后,我们对问题的答案有了一个初步了解。
一个好时代、一位“拼命”的书记、一个正确的决策、一群踏实肯干的村民,这就是周台子村改变命运的“秘诀”。
37年前的周台子村是一个欠着8万多元外债,“集体穷、民心散、村子乱”的特困村,人均年收入不足400元。村部仅有5间旧房子,其中3间租给原国营铁矿的家属,余下的两间房里仅有一张三条腿的桌子、一把散了架的椅子、一部没有摇把子的电话,村里人戏称“三个一”,这就是周台子村村部的全部家当。
老村民薛东林对我们说:“那时候,外村的姑娘都不愿意嫁给周台子村的小伙。”
转折发生在1987年。那一年,刚刚退伍回来的25岁小伙范振喜当选为周台子村村党支部书记。
“不干则已,干就要干出个样子来!”年轻的村党支部书记范振喜撂下了狠话。上任后,他组建了新的“两委”(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班子,确立了“固农、强工、兴三产、促文明”的发展思路,并把重点放在发展集体经济上。
“只有集体有了经济实力,才能为老百姓办实事,才能凝聚人心,党支部才能站住脚,有威信。”范振喜说。
收矿点,是周台子村富起来的第一桶金。
上世纪80年代初,周台子村域内虽然有一些零散的矿点,但大多是谁占谁开采,集体一分钱也得不着。其中,最大一个矿点是由范振喜的二哥范振礼开采。
要想把矿点都收归集体,就必须先得自己带个好头。范振喜一次次找二哥做工作:“二哥啊,我心里明白,你开这个矿是咱们全家人的福气,可是为了周台子村这个‘大家’能好起来,咱就不能只顾着自己的‘小家’。二哥,大伙选我当书记,我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啊!”
最终,范振喜“逼着”二哥交出了矿点,使村集体收入一下多了七八万元。
开弓没有回头箭,随后,范振喜带着干部理顺了其他几个矿点,重新签订了管理合同,村集体当年收入达到10万元。
局面打开了,人心收拢了。乡亲们都对范振喜竖起了大拇指:“这个年轻支书满身都是正气。”
一鼓作气,范振喜开始带领村干部走家串户清理陈欠款、治理乱砍滥伐。他还筹集资金,改善村里的基础条件和道路状况,带动了运输、矿产开发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改造小学危房,翻盖了标准化教室,购置了教学设备……
周台子村就这么一天天好了起来。
日渐壮大的集体经济让周台子村的发展起飞了。从2002年起,周台子村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边挣钱、边改造、边建设,投入近5亿元,用了10年时间,把七沟八岔分散在7个自然村的680多户居民全部集中到了中心村,让全村人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漂亮的新民居没有一根烟囱,全部采用低碳环保的水源热泵供热。清洁的煤气代替了烟熏火燎的炉灶,乡亲们冬天可以在暖融融的房间里生活了,心里美极了。
说起自己的村庄,村民魏长江的脸上写满了骄傲:“以前我们特羡慕城里的生活,现在让我去,我也不去了!在村里我们也能住楼房,还有山清水秀的好环境。”
37年如一日,对于范振喜而言,让周台子村富起来,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始终是自己无法割舍的责任和使命。在周台子村的村史馆中,陈列着范振喜早年写的一篇日记。日记中,范振喜用工整有力的楷书写着:“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以最短的年限尽快让周台子村率先富裕起来。”
3月23—24日
“村民生活幸不幸福,要看村里老人的日子过得怎么样”
“判断一个村子发展得好不好,村民生活幸不幸福,要看村里老人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张百湾镇党委书记孙长庆说。
因此,在驻村第4天,我们探访了周台子村的养老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养老公寓”),并在里面认识了一位以“拉风”闻名的85岁大爷——范德勇。
说他“拉风”,是因为在其他老人口中,范大爷有两个爱好:一是骑着摩托去种地,二是在家里喝进口咖啡。
走进范大爷家,他一边招呼我们落座,一边给我们泡了两杯咖啡。
“尝尝,味道纯正着呢!”范德勇乐呵呵地说。
“在俺们村养老,针鼻儿大的愁都没有。”说起自己的晚年生活,范德勇有说不完的话,“现在,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都住上了老年公寓,吃穿用住都不花钱,每个月村里还给发‘零花钱’,日子好过得不得了!”
如何让村民老有所养?
周台子村给出的答案是集中养老。
2009年初,范振喜召集村委会开会决定,在村里地段最好的地方,为老人们盖一座养老公寓。
养老公寓是一栋6层楼房,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内有餐厅、医疗室、娱乐室、值班室和一部医用电梯,于2010年4月竣工。楼里有45平方米寓所82间,统一配备家具、家电等生活用品,有专门的服务人员负责清洗衣物、打扫卫生、照顾起居,村里老人只要年满70周岁都可以免费入住。
“屋里有厨房,锅碗瓢盆啥都不用带,我们当时到了这就可以生火做饭了,水电都不用自己花钱。”与范德勇同住一层楼的84岁大娘闫淑琴说,“集中养老,不仅解决了我们老年人的生活问题,减轻了儿女们的家庭负担,还解决了老人和孩子相处的家庭矛盾。现在我住在这里,孩子们隔三差五就给我带好吃的,可孝顺哩!”
不仅是住房,在周台子村,老人的生活费也由村集体承担。
上世纪90年代初,周台子村村委会决定给村里的老人每人每月发2元钱生活补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2元钱也逐渐增加到了50元、100元,如今已达到500元。每逢“四节”(端午、重阳、中秋、春节),村里还会给老人们买衣服、订蛋糕、发放米面油,请全村的老年人吃大餐。
“100岁的每月能领1000元钱呢!楼下的宫殿信今年102岁了,百岁生日那天,范书记给他买了拐杖、订了生日蛋糕,还发他1万元钱。有这样的好书记,比养儿子都强!”范德勇说,“旁村的老年人都可羡慕俺们哩!”
家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6年前,69岁的宋秀珍大娘,从邻村嫁给了范德勇,从此在周台子村里过上了有依有靠饭香被暖的幸福生活。
“我到这儿就住楼房了,也不用生炉子也不用烧炕,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日子可美了!”拉着范大爷的手,宋大娘乐呵呵地说,“小时候穷得吃了上顿没下顿,现在的生活幸福到了天上。”
3月25日
法官为留守儿童送去关爱和守护
3月25日,结束了周台子村第一周的采访,我们在距离村子不远的滦平县长山峪镇碾子沟村的“童伴之家”旁听了一场特殊的法制安全教育课——听课的孩子们是包括周台子村在内的附近村里的留守儿童,而讲课的老师则是当地的法官。
“大家都知道我们是法官,是保护你们成长的人,我想问问各位小朋友,你们是否知道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呢?”
在现场,滦平县人民法院的法官路子亮在向孩子们讲解如何防拐骗,遇到陌生人如何保护自己等知识。
“童伴之家”是中国乡村振兴基金会“童伴妈妈”项目的基础设施部分。“童伴妈妈”项目是中国乡村振兴基金会在农村通过建立“一个人,一个家,一条纽带”模式组织实施的援助项目。落地该项目的乡村会在当地成立一个“童伴之家”,并从村里聘请一位有儿童教育经验、性格温和的妇女担任“童伴妈妈”。“童伴妈妈”负责给留守孩子分发学习、生活用品,照顾辖区内的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日常学习和寒暑假期间生活。
法制安全教育课的现场气氛很热烈,孩子们举着印有支持和反对字样的牌子,与法官老师进行互动。
“你们觉得是不是长相不好的人都是坏人呢?”
“不是!因为人不可貌相!”
“如果你一个人在家,忽然有人敲门,你应该怎么做呢?”
“把电视声音开大,然后装作家里有大人的样子!”
问答声此起彼伏,孩子们围在路法官身边热切地讨论着。课后,路法官还给孩子们布置了闯关小任务并发放了奖品。
“我答对了3个问题,是第一个得到奖品的!”“今天学到了好多知识,我将来也要当一名法官!”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童言令教室里充满了欢乐的气息。
这堂普法课,是由共青团滦平县委、滦平县人民法院共同举行的法制宣传活动。当日,滦平县人民法院联合共青团滦平县委共同启动了“童伴法官”计划。
“我们致力于通过这样的活动,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共青团滦平县委书记田东超说,“当看到真正的法官站在自己面前讲课时,孩子们对法律的认识和感受会更深刻。”
“在承德中院‘一校一法官’工作机制下,滦平县法院实现了全县36所学校法治副校长全覆盖。在入校普法的过程中,我们关注到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于是结合‘童伴之家’项目,变身‘童伴法官’,为留守儿童送去关爱和守护。”滦平县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赵一对我们说,“近年来,滦平县法院为进一步满足基层治理需求、营造县域法治氛围,在承德中院‘一村一法官、一社区一法官、一校一法官’‘三个一’工作机制下,不断探索创新基层法院参与乡村社会治理的新路径,通过积极打造特色品牌法官工作室(站),培树县域调解员以及深入开展基层普法活动,强化矛盾纠纷源头化解,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司法服务保障,不断增强辖区百姓的司法获得感,让孩子们在每一次普法中感受到司法的光辉与温暖。”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