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子峪长城。张鹤珊摄
天微亮,晨曦徐徐拉开帷幕,68岁的长城保护员、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城子峪村村民张鹤珊手拿镰刀,背上干粮,独自上山了。
清晨,山中是静谧的。刚刚开始一天巡查工作的张鹤珊,习惯性地捡起一根粗细长短适中的树枝,当做一天巡查路上的“登山杖”。此时,东方冉冉升起的太阳,为山林披上第一缕晨光,古老的长城迎来了一个暮春的清晨。
明长城横贯秦皇岛全境,东起山海关“老龙头”,西至青龙满族自治县城子岭口,全长223.1公里,这里汇集了明长城最精华地段。一处处得天独厚,凝聚中华民族智慧结晶的绝美长城奇景,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作为中国首批长城保护员,45年的日夜守护,让张鹤珊早已把长城当作挚友。谈起巡护长城的初衷,张鹤珊说,抗日战争时期,他的父亲因不肯说出八路军的军粮所在地,被日军从长城的敌楼推下,所幸父亲的衣服被长城的排水渠勾住,捡回一条命。之后,张家人便自发走上保护家乡长城之路。
长城保护员工作内容重复且枯燥,但张鹤珊却乐此不疲。6公里,是张鹤珊每天单程徒步巡护长城的长度。清除杂草、清理垃圾、劝阻游人私刻乱划、赶跑偷砖贼、讲解长城知识……这些是张鹤珊给自己定下的“职责”。
长城周边杂草丛生,荆棘遍地,山石如刀片一样锋利。几十年来,张鹤珊穿坏的胶鞋有三百多双,最快的时候两周就能穿坏一双。
巡护路上,张鹤珊见过碗口粗的蛇,撞上过野蜂窝,雪天从山梁上滚落过,雨天被淋过透心凉。但张鹤珊从未放弃,对他来说,长城牵动着自己最细腻的情感,“我用一生守长城,一直到走不动为止,所以长城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作为世界上规模、体量最大的线性文化遗产,长城在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长城遗存数量大、分布广、管理难度大。随着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深入推进,秦皇岛市依托日益壮大的长城保护员队伍,建立起三级长城巡查工作机制,日夜守护境内的长城,成为长城保护重要的基层力量。
冬去春来,斑驳的城墙不仅成为民族的记忆,也记录下张鹤珊的守护之路。如今,张鹤珊不仅是长城保护员,还是长城故事宣传员。为“让更多人了解长城”,张鹤珊在短视频平台注册了账号,自称“长城楼长”,“我从小听长城故事长大,儿时美好时光都是在长城敌楼里度过的,我想让更多人坐在家里看长城”。
一个人,45年,张鹤珊的白发渐渐变多,而如今,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号角,又在他的家乡吹响。“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把长城、长城文化、人文、地域、环境等组合起来,让长城和人们的生活紧紧连接在一起,这才是人们向往的长城。”张鹤珊说,自己的想法很简单,“长城就好像是我家的大院墙,我想让子孙后代还能看到我小时候的长城”。(郝烨)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