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5月27日电 (高清扬)5月25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未成年人网络司法保护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对近一年来涉未成年人案件的审理情况、裁判思路、典型案例进行通报。
涉未成年人充值打赏类案件平均标的额最高
自2022年6月至今北京互联网法院共受理涉未成年人民事纠纷143件,全部案件均由少年法庭集中审理。“案件类型多样,反映出未成年人网络行为活跃。”北京互联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赵瑞罡介绍,涉未成年人纠纷主要因充值打赏、网络购物、网络言论等引发,其中,充值打赏案件的平均标的额远高于其他类型案件,游戏充值案件为25622.6元,直播打赏案件为62877.7元,案件标的额10万以上的案件为4件,占比接近该类案件的10%,反映出未成年人网络消费仍集中于休闲娱乐,尤其是直播打赏。
此外,未成年人的冲动性消费还体现在盲盒抽取、礼物抽奖等新兴领域,有的未成年人为了抽取盲盒消费上万元。
涉未成年人人格权侵权现象持续滋长
白皮书显示,涉未成年人人格权侵权现象持续滋长。当未成年人作为被侵权人时,对其人格权的侵害主要以名誉权侵权为主,附带涉及肖像权、隐私权、个人信息权益等。当未成年人作为侵权人时,案件纠纷有的由线下校园矛盾引发,进而在网络上辱骂诋毁同龄人,情节严重的存在逐渐演化为网络欺凌的不良趋势;有的由网络社交矛盾引发,加之“饭圈文化”“网络玩梗”等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侵权行为的产生。
涉网纠纷低龄化趋势凸显
数据显示,涉诉未成年人呈现出显著的低龄化特点。近一年,涉未案件中当事人为10岁以下的为39件,占比达27.3%,年龄最小的当事人仅6岁,未成年人触网低龄化趋势在司法纠纷中凸显。
同时,隔代抚养的未成年人充值打赏纠纷明显增加,维权能力相对较弱,在诉讼主体确定、案由选择、举证能力方面弱势明显。受理案件中,11件涉及未成年人在祖父母、外祖父母抚养期间发生充值打赏行为,占充值打赏类案件的26.2%,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
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的相关问题需重视
赵瑞罡分析,未成年人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不足、网络素养有待提升,相关主体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引导和监督不到位,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仍需完善,全社会保护未成年人的意识仍待加强,是导致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
“家长应正确履行监护职责,当好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赵瑞罡建议,相关市场主体应持续优化适合未成年人的网络服务和产品,学校应强化对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培养和网络素养教育,相关部门也要强化履职,严格执法。“全社会应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以及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原则,为广大未成年人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