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法治同行。
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能够增强城乡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实效,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乡村法治教育和法律服务,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
近日,司法部“2023年法治乡村基层行”北京站采访活动举行。采访团走进北京市密云区,了解“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密云区高岭镇石匣村等地的法治乡村建设情况。
加强法治建设
推动保水富民协调发展
高岭镇位于密云区东北部,燕山山脉脚下,紧临密云水库的东北岸,石匣村坐落于镇域西南部。走进高岭镇石匣村,房前屋后的优美景致便映入眼帘,错落有致的小院、干净平整的道路、规划整齐的公园,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石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宋宝君介绍,石匣村位于密云水库北岸,为保护水源,全面实施水库高程155米以下退耕禁种、畜禽禁养,石匣村于2014年退耕土地7000多亩,2015年清退牲畜10600多头,全面退出了种养殖。这必然导致村民生产生活方式改变和调整,因此也引起了不少矛盾和纠纷。“密云水库为北京千千万万人提供了安全纯净的水源,守护好水库的一泓清水是我们的责任,但老百姓一时理解不了。我们也是挨户做工作,首先从党员干部开始带头,特别是有养殖业的,那是真不容易。”宋宝君说。为此,石匣村的村两委、调解委员会成员以及村内的法律骨干,宣讲法律知识、开展法律讲堂等,给当地群众做了大量的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群众明白保水的重要性。
同时,石匣村党支部、村委会及时调整村庄发展布局。2015年,石匣村成立北京石匣碧水甘薯种植专业合作社,以每年每亩8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1500亩,发展甘薯种植,参与种植农户530户,涉及从业人员125人,村民有活干、有收入,生活也渐渐好了起来。
宋宝君介绍,石匣村在抓好产业富民的基础上,还注重加强村级治理,狠抓村庄拆违、垃圾分类、美丽乡村建设等各项工作,推进法治文化基础建设,建成了“法治图书阅览室”“法律援助宣传栏”“法治文化墙”“法治文化长廊”等一批与环境相协调、与生态相融合、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宣传阵地,走出了一条党支部引领、合作社搭台、党建创新的新路子,形成了依法保水与富民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创新宣传形式
推进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锥峰山下,清水河畔,夏日暖阳洒在密云区大城子镇苍术会村。沿着清水河边,往村子里走,可以看到法治宣传栏有序排开。
苍术会村的法治宣传栏。人民网 周静圆摄
苍术会村党支部书记蔺占军介绍,近年来,苍术会村从广大村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从广大村民身边的典型实例入手,培养“法律明白人”,巧妙化解群众矛盾;积极动员村“两委”干部,开展日常法治课堂,组织村民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把法律知识通过“三句半”文艺演出等普法形式告诉村民,把法治宣传工作落到实处。
年近70岁的张大爷在自家院外搭建鸡棚,根据《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等相关规定,违建、私搭乱建都要拆除。村干部、“法律明白人”于龙便找到张大爷沟通,但是第一次见面时张大爷情绪激动,坚决不同意拆除。
于龙没有气馁,“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张大爷总会明白的。”直到第六次于龙去找张大爷,当他再一次给张大爷讲解有关乡村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条例,讲述苍术会村的规划发展,并主动要求和张大爷一起在院内搭建养鸡棚时,张大爷终于同意了自行拆除私搭的鸡棚。
历经3个月,张大爷表示他渐渐地理解了村委会的难处,更是被于龙为了做好村级环境治理坚持不懈地找自己解决问题而感动,“他们依法办事没有私心,我心服口服。”
“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手段、鲜活生动的语言和事例,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法律意识、提升法治观念,从而推动法治乡村建设。”蔺占军说。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