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社会 > 正文

人民网北京8月15日电 (高清扬)今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14日,北京8家中基层法院统一挂牌成立环境资源审判专门机构,全市建立起完善的三级环境资源审判体系,构建起科学完善的环境资源审判体系。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安凤德介绍,2021年至今,北京法院每年收结各类环境资源案件约900件,其中,民事案件将近600件,以因噪声污染、建筑垃圾堆放引发的侵权纠纷等为主。

安凤德表示,当前环保法规大多针对企业的环境污染行为,针对个人违法行为的法律法规较少,客观上导致行政执法和司法审判法律依据不足。同时,涉及碳汇交易、节能减排等气候变化类案件以及绿色金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新类型案件,因其技术性高、专业性强,审理难度较大。

对此,法院不断健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贯彻预防性司法保护理念,形成了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环境资源审判经验。“例如,在一起案件审理中,发现喷洒农药工作距离蜂箱过近是导致蜜蜂大量死亡的直接原因,法院向事发地政府发送司法建议,严格规范养蜂区施药作业,施药前履行告知义务,以便蜂农做好防护准备,当地政府积极回函并提出整改意见。”安凤德说。

此外,法院不断提升审判质效,加强对环境资源审理和审判规则的探索实践。在审理涉长城保护的行政案件中,创造性地适用“整体保护”“间接损害”原则,维护了长城整体风貌。

北京市高级法院民一庭(环资庭)庭长宋毅表示,将大力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绿地认建认养”“违建别墅拆除”等各类别专项活动,把握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高品质需求权益保护,助力解决噪声、辐射等反映突出的生态环境热点、堵点问题。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编辑:方琳
87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开幕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