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年轻人在上海市民艺术夜校上古琴课。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供图
结束夜校课程的学员走出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一迪/摄
一些年轻人正在学习咖啡课程。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供图
一些年轻人在夜校学习淮剧团舞剑课程。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供图
一些年轻人在夜校学习顾绣。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供图
一些年轻人在夜校学习淮剧团团扇课程。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供图
安静沉寂的夜色中,一股股青春的生机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中涌动:拨动吉他琴弦的动人旋律、敲击非洲鼓的铿锵鼓点、表演单口喜剧的阵阵欢笑、品茶茗香的淡雅香气……这些曾被冠以“学历提升”“扫盲”名号的地方成了年轻人“都市中的小清新”。
夜校是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以下简称“上海市民艺术夜校”)于2016年开设的公益性培训项目。相较去年而言,上海市民艺术夜校今年在开设点位和课程数量上都出现了倍增的情况,覆盖143个点位的390门课程和1万个培训名额很快被抢空,高峰时超过65万人同时在线抢课,且学员中80后、90后人员占比80%,成为夜校生源的主力军。
来自某平台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平台上“夜校”的搜索量同比增长980%,相关笔记评价数同比增长226%,“上夜校”的热度还在不断刷新。
“下班后上夜校”如今已成为全国各地青年的新兴生活方式。
报名上吉他班要拉“抢课群”
“开办夜校的初衷是为了给更多市民提供良好的服务和优质的课程,让他们走进市民艺术夜校,提升审美情趣和生活品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徐皓说,除了老年大学中常设的传统七大艺术门类,比如音乐、美术、舞蹈、书法外,上海市民艺术夜校还设置了很多与生活时尚艺术相关的课程,比如服装搭配、皮具制作、钩针编织等,还有与年轻人职场技能提升相关的课程,比如PPT优化、职场礼仪、主持朗诵等。
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洪波认为,青年热衷上夜校的现象并非偶然,“当今社会的年轻人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上夜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释放压力,满足精神需求;同时,发展兴趣爱好也能激活年轻人自身多方面才能,提升社会竞争力。”
报名上了吉他班后,从事销售工作的80后陈静方终于把“在角落里吃了五六年灰尘”的吉他拎了出来。为了抢到这门课,她和四五个好友拉了一个“抢课群”,分享抢课攻略、定时互相提醒。
“500元12节课,一节课90分钟,比市面上培训班的价格低十几倍。”陈静方说,“这里的老师上课不仅教大家一些歌曲的弹唱,更多是传授一种学习方法,现在基本上简单的曲子我们练习后都可以弹唱。”
除了超高性价比,夜校吸引她的还有轻松、减压的氛围。
“平时上班大家工作压力都很大,下班后来到这里,共同弹唱一首歌,虽然技法还不成熟,但是那种愉悦感是无可比拟的。”在陈静方看来,上夜校是一种“反内卷”的生活方式,也是给自己充电,“做热爱的事情,能够给自己注入正能量,同时也能把能量传递给身边的人”。
“长期以来,与青少年和老年群体艺术教育的火热发展态势相比,中青年的艺术教育却相对遇冷,我们希望让中青年参与到文化活动和艺术培训中来。”徐皓说,上海市民艺术夜校的教师大多来自社会上的专业机构,随着社会对夜校关注度的不断提升,也有越来越多来自国家单位、院团和协会的专家、教师等加入进来。
撕掉标签,尽情感受“都市中的小清新”
既要研究每节课的课程内容,又要排班做课程表,还要计算好单位到不同上课地点的距离,为了能到夜校“喘口气”,不少年轻人做起了“时间管理大师”,报了好几门课,把自己下班后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
90后程序员于勇立在夜校报了3门课:非洲鼓、绒绣和戏剧表演。集中精神敲了一天代码,身心疲惫的他更期待能在夜校“点亮”大脑的另一个区域,让精神在另一个维度得到放松,接受到艺术的熏陶。
“上这些课程需要全身心投入,当你进入状态后,仿佛是在与自己的内心对话。”他认为,大脑的放松与身体上的放松同等重要。
走进空旷的剧院式教室,被明亮轻快的鼓声所包围,铿锵顿挫,时急时缓。一位教师带着25名学生齐声敲鼓的冲击力让于勇立有置身广袤非洲大草原的感觉,他的脑海中浮现的是草原上动物大迁徙的壮观场景。
于勇立在法国学习生活过7年,接触到非洲艺术,心中萌生了对非洲鼓的向往。在网上看到夜校的报名信息后,他决定让这颗种子发芽。
“其实我不是带着扩大社交圈的心态来的,而这种‘去功利化’的心态为我收获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好友。”于勇立说,结束夜校的课程后,和这里的朋友一起玩鼓、看老师演出,是更令人期待的事情。
“在这里,年轻人可以卸下繁重的工作,不论身份和职业,因志趣结交朋友。”徐皓看过很多学员给夜校寄来的感谢信,其中一个学员的评价让他印象深刻,这名同学形容夜校是“城市中的小清新”。
撕掉标签,走进课堂,除了学员可以在夜校得到精神的滋养,青年教师同样能收获日常教学以外的惊喜。
平时专心于茶道的80后教师孙燕芳,第一次在同一个平台找到如此多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其实茶艺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比如煮茶、焚香、挂画、插花,我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与其他相关专业的老师交流合作,促进传统文化艺术的融合与发展。”
孙燕芳计划在最后一节课举办一个“无我茶会”,意在不论身份、地位、金钱等世俗因素,回归茶本味,这个提议让不少同学充满期待。
针对上夜校男女青年“二八开”现象精准施策
“自2016年开设市民艺术夜校以来,从一个主校区,到联动全市16个区文化馆和其他特色点位,比如公共文化场馆、社会专业机构、院团、社会新空间等,上海市民艺术夜校探索出一条市民美育的新路径。”夜校项目总联络人杨玲芝说,如今,夜校的公共文化服务将进入“3.0阶段”。
为了解决供不应求的问题,并不断提升文化服务质量,上海市民艺术夜校与上海教育评估协会合作开展满意度测评、教师教学过程监管,对受欢迎的点位和课程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将更多优质课程辐射到更多区域点位。
据徐皓观察,除了出现课程开放名额供不应求的问题,夜校中男女青年性别比存在着“二八开”的现象,即来夜校的年轻人中女青年占比八成。
他分析,除了男生抢课手速可能没有女生快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适合男性的课程内容。因此,夜校和棋牌院开展合作,打造桥牌、围棋等类别的课程,让更多男性参与进来,均衡夜校性别比例。
“夜校是重要的公共文化传播和交流平台,通过精准把握青年需求,设置多元的课程内容,创新授课方式,建立起丰富互动的夜校生态体系,可以让优质的文化资源惠及更多青年,为市民终身教育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王洪波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一迪 来源:中国青年报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