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7时许,天已经黑透。房山区良乡三小校园操场上,时而传来“砰砰”的拍球声。篮球架下,中年人小试身手,年轻人你争我抢……当孩子们放学离开,闲下来的校园操场亮起灯,继续为周边居民提供健身空间。
免费、舒适的锻炼场地令人向往,记者发现,校园操场向社会开放并不是稀罕事儿,本市也曾对此出台规章制度。但如何避免共享成了“空头支票”,仍需更多思考。
夜晚,在良乡三小操场活动的居民
良乡三小操场开放公约
北方工业大学宽敞平整的操场
街道出资▶ 社区协助维护
谈起促成良乡三小校园操场对外开放,西潞园社区党委书记贾习珍连称“不容易”。从位置上看,学校处在密集的居民区中间,周边被西潞园一里、二里、三里、四里环绕。“都是老旧小区,没有活动的地方。居民需求比较多,希望能在孩子们放学后,使用学校的操场。”
以往,社区和学校关系融洽,组织体育节、未成年人的相关活动等,也会时常用到学校操场。但成体系地放开,和不定期的借用毕竟是两回事儿。在西潞街道“吹哨”推动下,社区通过“好邻居议事会”制度,与学校、区教委、居民代表等多方共同协商。
“坦白讲,学校肯定是存在顾虑的。”贾习珍回忆,议事会上,校方的担忧集中在两方面:操场是新修的,能否得到很好的维护,人一多,卫生等问题谁来管?另外,最大的顾虑还是安全。操场和学校楼体在同一个院子,之间没有区隔,校方担心孩子乱跑,看管不严产生危险。
经过反复研讨,大家终于达成一致,学校同意“共享”操场。“由街道拨付资金,雇用了场地工作人员,负责值守看管以及打扫卫生,社区也会共同负责维护。”
贾习珍介绍,居民活动期间,社区提供垃圾桶、垃圾袋,教学楼外的公共卫生间也向居民开放。每晚活动结束后,场地工作人员会对卫生间、操场进行打扫。每天早上社区工作者还要再去转一圈儿,赶在学生到来前查缺补漏,清理瓶子及其他零散的垃圾。
对于安全问题,目前采取的措施是,每晚在操场与楼体间,使用护栏进行区隔,避免居民进入教学区域,待活动结束后撤掉。
制定公约▶ 入内均须遵守
一个个难题得以解决,自今年夏天起,除了刮风下雨等特殊天气,包括周末在内,每天晚7时至9时,操场都会面向居民开放,运行至今近半年时间。
宽敞平整的场地、完备的器材设施,使得这里人气居高不下。贾习珍称,最多时每晚能达到三四百人,现在天冷,老年人和孩子少了,主要是一些打球、跑步的中青年居民。
这么多人,如果光靠社区单方面管理,可能还是会有顾及不到的地方。“我们和居民共同商议,制定了一份‘操场开放公约’,全体入内活动的居民都有义务遵守。”
记者看到,这份“公约”悬挂在操场入口处,主要内容包括,健身人员不得携带宠物,骑电动车、自行车、滑板车等入内;不能吸烟喝酒、攀爬翻越、折损花草树木、破坏运动设施;不能乱扔杂物、喧哗打闹等。“目前看来,居民觉得能进到操场活动很理想,而且很多居民的孩子就在这里上学,大家对场地还是比较珍惜的。”
有趣的是,不久后又一次“好邻居议事会”上,学校提出孩子们没有实践的地方,一些蔬菜、水果都不认得,希望能找片空地作为“小菜园”,增加学生认知实践能力。
在广泛征求居民意见的基础上,社区、物业公司在紧挨着学校的社区公园内,划分出50平方米的科普基地给孩子们使用。很快,校园“小蜜蜂农场”整修一新,也为社区增添了一处别具特色的景观。“你打球我种菜”的模式下,双方关系更为紧密、和谐。
预约便捷▶ 开放场地受捧
免费、舒适的场地令人向往,“哪有操场能活动一下?”“找到一个石景山夜跑好去处。”社交平台上,不少体育爱好者也将目光瞄准校园,搜集、交换身边操场信息。位于西五环边的北方工业大学被频频提及,有女孩晒出跑道照片,“吃饱饭来溜达,感受青春气息,更重要的是比在大马路上夜跑安全许多。”
下午1时,记者经北方工业大学东区穿行,进入操场所在的西区。几处校门均立有刷卡机,学生出入刷卡时,响起“签到成功”提示音。学生通道旁,辟有校外人员通道,按“攻略”需刷身份证进行登记。但记者通行时,几处校门工作人员均未要求出示证件,直接即可入内。
蓝天下,标准的400米跑道舒展开阔,十来个学生在跑步绕圈儿,还有几拨男生分组踢球。一名男生向记者证实,校外人员也可以进操场活动,“只要不是上课时间就行。”
马拉松爱好者胡先生,平时多在蓝靛厂南路练习跑步,但他对校园操场更加青睐。“练习马拉松需要跑400/800米的间歇,有跑道方便记圈,脚感也好。”一番搜索下,他注意到北方工业大学,并于10月份前往体验,在门禁处输入身份证号入内。
“这个场地真心不错,预约流程简单,学生也不多。”因为距离比较远,而且冬天跑间歇少,目前胡先生只来跑过一次,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免费跑步的地方太少了,很多体育馆要收二三十元的门票,非常期待多一些校园跑步的场所。”
中国农业大学西区是另一处被提及较多的“跑圈操场”,有人跟帖询问校外人员是否可进,被回复“大方往里走。”记者探访时,同样无须任何证件即可入内。
巧的是,当记者询问两个女孩操场方位时,她们笑言自己也是校外人员,结伴前来散步。“操场能免费开放不容易,作为使用者也要有文明素养,别乱扔垃圾,破坏设施,以后应该会有更多学校让进的。”
落实政策▶ 免成“空头支票”
相较高校而言,中小学校园由于体量较小,承载力或稍显不足。但从到达距离来说,小范围服务周边居民又更为合适。
事实上,校园操场向社会开放本不是稀罕事儿。按照《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2018年即已拟定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办法,各区也鼓励学校操场免费、有序向周边居民开放。
2019年9月15日起,密云16所中小学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因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每晚都有大量市民前往锻炼,社会反响甚好。
不过,如今记者再次查询开放信息,却没有发现“开放通知”,随后记者咨询朝阳区实验小学密云学校、密云区果园小学等,接线老师均表示,目前未接到校园操场开放通知,暂不允许校外人员进入。
再往前,2017年,多家媒体报道,北京已有约600所中小学开放体育设施,其中学校开放率达到80%。然而在2018年,当有媒体对此“较真”,却发现想要找到这“600所”学校并不容易——既无完整名单,也无开放时间和方式。查找下,记者发现一份民间论坛流传的名单。但具体咨询探访了多所学校后,得到的结果是,要么不开放,要么只能“公对公”接待团体。倡导多年仍是“空头支票”,原因不难理解。“开放”无疑为学校增加了额外成本及风险,政府虽有补贴奖励,但远不够学校运营保障所需。
2021年的北京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已有多位委员关注到“中小学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这一话题,提出“引入专业第三方运营、探索场馆运营+学校场地开放新模式、使用全市中小学场馆预约平台”等建议。持续探讨尝试下,操场“共享”正待走出全民健身新路径。 本报记者 魏婧 文并摄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