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节,小楚独自在外地旅游,感受不同的年俗文化。
距离春节还有一周,近日“当代年轻人在过一种很新的年”成了微博热议话题,引起360万网友围观当代年轻人对于龙年春节的“花式安排”:有人去潮汕看“英歌舞”、去东北“闯关东”;有人集体Citywalk,跑进山里的“无信号区”;有人因为年三十不放假而驻守原地,打算体验当地的年味……“过年不回家”背后,折射出年轻人对于“年”的一些感受:一方面是工作一整年终于能好好休息几天;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走亲访友的奔波,以及被亲戚“催婚”“催生”的尴尬。随着年轻人越来越注重个性和仪式感,在“怎么过年”这件事上,他们也越来越有了自己的主见。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程依伦、张慧琪(除署名外)
被催婚、被比较、话题“插不上嘴”……
游子过年回乡怕经历“精神内耗”
在热热闹闹回家过大年的讨论下,有一群年轻人似乎“违背常理”,选择不回家过年。有数据显示,在18岁到35岁的年轻人里,只有33%计划今年春节回乡过年。
记者采访发现,年轻人不想回家过年的理由各异。有人发出“融不进故乡”的感叹;有人疲于应对亲戚们的“关怀”;有人则苦于过年时需要发大额红包……就像有年轻网友总结的:“回家走亲戚,三句离不开收入,四句走不出结婚,五句都在谈节约,六句说的是懂事,七句是把你养大不易,八句说的是你看别人家,九句说的是你要争气。”这也引发不少年轻人共鸣——对他们来说,过年回家难免要经历“精神内耗”。
“回家的理由只有一个,不回家的理由却有很多。”在接受采访时,李智(化名)如是说。李智的家乡在广东一个沿海小镇,以往每年她都会选择回家过春节,而今年过年,她以“大年三十不放假”作为合理的“借口”,选择留在广州过年。
出生于1995年的李智,从前年开始便频繁被家人催婚。虽是家中的独生女,但这两年,随着身边堂姐堂妹们纷纷结婚生子,李智每次回家后面对的催婚也越来越频繁。“每年回家过年,就要面对一场接一场的相亲。”李智告诉记者,从大前年春节期间只有一两场相亲,到去年春节,李智人都还没回到家中,父母和小姨就陆续给她安排了4个本地男生的“相亲局”,其中大都是他们同事或客户的儿子。原本李智也抱着可以“试试”的心态去参加这些相亲,但三番四次下来,她开始发现自己与对方很难聊到一起。“大家的生活方式不同,都没有什么共同话题,但我又不好拒绝参加。”
比起相亲,更让她疲于应对的还有来自亲戚们的问候和比较。“那种落差感让人更手足无措。”李智告诉记者,在老家同龄人之中,她是唯一一个独自在外打拼的女孩,每次回老家时,她其实也挺享受帮堂姐妹们“带娃”的过程,但总有那么一些瞬间会时不时让她从理想回归“现实”——过去曾一起聊电视剧、聊恋爱关系的堂姐妹,如今话题却转变成从婆媳关系、家务事、奶粉、尿布、学区房……她越来越感觉自己有些“插不上嘴”;过去会被亲戚们夸学习成绩、夸工作单位的自己,从前年开始也变成了大家口中“再过几年就嫁不出去了”“眼光不要太高”的姑娘。
这样的过年体验,让她不免有些压抑。“难得的假期,堵车返乡,堵车返工,还得‘堵心’过年,倒不如一个人待在这边。”李智笑称,今年的春节她也并不孤单,同事里有两三个和她一样不准备回家过年的同龄人,大家规划着大年三十下班后一同去她家中吃“团年饭”,一同聊聊最新的“都市八卦”。
疲于走亲访友、发红包……
不少年轻人给自己“放个假”
与李智一样不回家过年的,还有今年刚大学毕业的王瑶(化名)。王瑶的家乡在湛江,距离过年还有十多天时,她父母就开始“焦虑”了——他们要根据女儿回来的时间,安排全家一起去走亲戚的顺序和日期。
去年秋招时,找工作、考公、毕业论文多线并进,让王瑶压力倍增。尽管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但来自亲戚们的“关怀”仍然让她感到无奈:“我们瑶瑶可是硕士生,这工作不得排着队找她”“瑶瑶以后月薪两万不要忘记给阿姨买礼物啊”……她觉得,这些问候中没有人真的在意她经历的艰辛,大家都只是热热闹闹地“客套”一通。与其如此,她觉得今年倒不如一个人在广州过年。王瑶告诉记者,她已经计划好了,这个春节假期她就打算好好放松一下,哪怕只是窝在出租屋里看看电影也好。
年轻人过年不回家,除了期待属于自己的悠长假期外,也不乏一些现实因素。子其(化名)是福建人,这个假期她也选择独自在广州过年,对于女儿这个选择,子其的父母也表示理解。
“当然想回家,但是过年回一趟家开销太大了。”子其告诉记者,尽管她还未结婚,但因为老家的亲戚家里已经陆陆续续“增添”了小朋友,因此每年她回去后,也免不了要给抱着孩子来家中探望的亲戚们派红包。“通常一个红包就是500元,亲戚家的孩子加起来得有四五个,多的时候会有十几个,一星期下来,算上机票、礼品的花费,就能花掉我一两个月的工资。”
“反向过年”“旅游过年”成潮流:
寻求个性化体验 带父母感受别样年味
年轻人不回家过年,并不代表他们完全抛弃了传统的春节生活方式。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过年不回家”背后,其实反映出的不仅是当代年轻人与老一辈生活习俗上的差异化,还包含着经济、社会及心理等多方面原因。当回乡过年让年轻人开始产生陌生感、压力感等种种“不适应”后,他们开始选择过一个更具个性化和仪式感的新年。
比如有不少年轻人表示,今年春节与家人达成共识,把父母接来自己所在的大城市一起过;还有一些人,则主张“自己安排过年”,并在各地文旅业“花式揽客”的热潮下选择了旅行过年。春节临近,社交平台上“周边游/本地游”同样成为搜索关键词;新年灯会、户外集市、露营、爬山以及Citywalk等项目也都进入了这些年轻人的“备选清单”。
1月28日深夜,小楚将之前抢到的春节回老家的动车票给退了。随即,她点开自己的“旅游地图”,买了一张大年初二去潮汕的动车票。“这个春节就不回去了,去潮汕看看英歌舞,再去福建找找老朋友,就当旅游过年吧。”
这不是小楚第一次选择“旅游过年”了。去年春节前,因为外公去世,小楚休了年假提前回家,与家里人操持完外公的葬礼后,她便提出想要一个人出去旅游过年。那个春节,她独自一人从西安到南京、苏州、杭州,一边寻找年味一边散心。“我突然发现,旅游过年相比返乡过年,可以有更多时间与自己相处,也可以体会到更丰富的年俗文化。”
与小楚一样“反向过年”的还有小戴和小吴。今年春节,他们俩不约而同地选择带父母一同去海南过年。“趁春节大家都在‘闯关东’,这个假期海南机票相对比较划算,我们就想到了带家人去海南过年。”
而更多选择“反向过年”的年轻人,则是将父母接到自己所在的城市。尤其是对于一些已经在大城市有了较为宽敞的自购住房或租赁住房的年轻人。
湖南小伙郭明伟今年就计划将父母接来广州过年,体验一番“花城看花”的年味。“来广州工作了5年,但还没机会好好逛花市。以往每年春节前花市还没开始我就已经回家,返工之后花市又已经收档。今年听说广州准备了丰富的新年活动,我索性就把父母也接过来过一次广州年。”
小楚也称,尽管今年自己会旅游过年,但她也给父母买了年初二来广州的动车票。“等父母在家中陪伴爷爷和外婆过除夕后,我想让他们来广州,既可以从春节忙碌的走亲访友里‘解脱’出来,又可以趁机再感受一下广府春节。”小楚称,“更重要的是,与其我回去只能待七天,倒不如让父母来广州,这样他们至少可以在这里待半个多月。”
从返乡过年到“反向过年”,既能让一家人获得更长时间的团圆,也能让年轻人和父母体验到丰富的城市春节氛围,更能跳出小县城、村庄里相对繁琐的礼节和习俗——这使得“反向过年”成为不少年轻人心中的“首选”。
尽管在大城市里过年,面对不同的饮食和作息习惯,两代人或许依然少不了要重新“磨合”。但正如苏轼所言“此心安处是吾乡”,当年轻一代“过年不回家”时,长辈也不妨少一些苛责,多一些理解,让彼此安心过个好年。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