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婚纠纷、婚约财产纠纷中,关于彩礼是否返还、哪些属于彩礼、哪些应当返还、返还比例是多少……近年来,因婚姻关系破裂,引发关于彩礼矛盾纠纷频发。2月1日,最高院发布的《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正式施行。近日,江苏睢宁法院就审结了这样一起婚约财产纠纷案件,法院判决女方返还部分彩礼,这也是江苏首例判决。
新婚夫妻聚少离多分手 男方要求归还31万“彩礼”
2022年,小丽与小明经人介绍认识相恋,同年,二人订婚,并于次年2月举行婚礼。婚礼后,二人分居两地,每周末共同生活,聚少离多的生活,让两人的感情很快出现了问题,两方从争吵发展成均同意离婚,2023年7月,双方正式分手。
然而,在面对结婚时的彩礼问题是,双方发生了极大的分歧。小明觉得双方结婚时间很短,女方理应归还全部彩礼,而小丽则觉得两人分手并不是因为自己有明显过错,不同意小明的要求。再三协商无果情况下,小明将小丽诉讼至法院。
小明要求,因双方结婚给付小丽彩礼、上下车礼、三金、磕头礼、见面礼、婚纱照费用、催妆衣费用以及在婚后第二个月为小丽购买一条项链共计31万余元全部返还。
小丽则认为,彩礼纠纷返还的金额一般考虑双方的过错程度综合判断,现分手因小明也有过错且彩礼已基本用于二人日常生活开销,所以不予返还彩礼。
彩礼认定为本案焦点 法院判决部分返还
负责审理此案的法官表示,本案的焦点是哪些财物可以被认定为彩礼。彩礼作为我国长期沿袭的传统习俗,是男女双方及家庭之间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也蕴含着对婚姻的期盼与祝福。小明给付小丽彩礼、上下车礼、三金、见面礼等,是基于当地风俗习惯,直接目的是为了缔结婚姻关系,且数额较大,应认定为彩礼范畴。
小明亲属给付被告的磕头礼2万元属于亲朋好友对新人双方的赠与,不应当认定为彩礼。拍婚纱摄影并不能为双方经济或者生活上带来实质上的提升,更多的是满足双方精神上的饱和度,属于精神领域的消费,不应认定为彩礼范畴。催妆衣费用,属于婚礼当日支出,不应当认定为彩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第二款第二项规定“下列情形给付的财物,不属于彩礼:(二)一方为表达或者增进感情的日常消费性支出”。举行婚礼后,原告为被告购买项链一条,属于一方为表达或者增进感情的日常消费性支出,不属于彩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条“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但已共同生活,一方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彩礼实际使用及嫁妆情况,综合考虑共同生活及孕育情况、双方过错等事实,结合当地习俗,确定是否返还以及返还的具体比例。”
鉴于本案中小明支付彩礼的数额较大,小丽应当予以返还,小丽称彩礼均用于原、被告共同生活开支,仅提供了支付记录,未能充分证实其全部用于原、被告共同生活,故该抗辩意见不能得到支持。
综上,考虑到二人共同生活期间情况及在此期间确实存在实际生活、就医等支出,双方分手及过错等因素,酌定被告小丽按照一定的比例返还原告小明彩礼。
彩礼是否返还需综合考虑共同生活及孕育等事实
法官表示,彩礼是男方向女方表达缔结姻缘的象征,一般基于当地风俗给付,有广泛的社会文化基础。在司法实践中,针对彩礼返还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第六条。婚约财产纠纷中返还彩礼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办理结婚登记且已共同生活,离婚时一方要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支持。例外是“闪离”且彩礼数额过高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彩礼实际使用及嫁妆情况,综合考虑彩礼数额、共同生活、孕育情况、双方过错等因素,确定是否返还彩礼以及返还的具体比例;另一种是未办理结婚登记但已共同生活的,一方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原则上应当予以返还彩礼,人民法院根据彩礼实际使用及嫁妆情况,同样也要综合考虑共同生活、孕育情况、双方过错等因素,结合当地习俗,确定是否返还以及返还的具体比例。
哪些属于彩礼、哪些属于赠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之规定,应综合考虑给付彩礼的动机和目的、当地风俗习惯、是否处于婚姻阶段、财物价值等。对于在节日、生日等有特殊纪念的时间点给付的礼物、金钱以及为表达增进感情需要花费,在婚约解除或离婚时,不属于彩礼范畴,可以不予返还。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马志亚 通讯员 郑炜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