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社会 > 正文

  在三年前东北虎入园时,安徽阜阳市民小南曾到当地野生动物园游玩并拍下几段视频。那时,他觉得视频里的东北虎状态“还行”。他发来的视频中,有六七只东北虎在室外场地活动,状态尚可。

  2024年5月,他在短视频上刷到了这家动物园多只老虎死亡、生存状况恶劣的视频,觉得很不可思议。他回忆起开园时,动物园一张门票卖到近百元,来游玩的游客非常多,没想到会出这种事。

  据媒体此前报道,涉事的安徽七彩野生动物乐园有限公司从阜阳腾飞驯化展演有限责任公司租赁25只东北虎,运送至阜阳野生动物园展出。2019年4月至今,阜阳野生动物园5年间共计20只东北虎死亡。

  2021年,小南拍摄的阜阳野生动物园里的东北虎。

  展演公司和动物园合作并不鲜见。在严格禁止猎捕、杀害、买卖、运输濒危保护动物及其制品的政策下,一部分曾取得繁殖证的民间养殖者仍在单干,苦苦维持马戏展演经营,或干脆自己成立公司做虎园,但更多会选择将动物承包给民营动物园、景区等。

  老虎的商业性繁育、租赁流转,也引发了许多问题。多位专业人士认为,流转展演中的老虎生存和动物福利是否能保证,人对虎的利用应保持何种限度,人工繁殖对于种群保护作用几何,以及积弊已久的老虎商业性无序繁育导致近亲繁殖的高死亡率、虎尸又是否会被不当利用,这些问题都亟待进一步规范解决。

  阜阳野生动物园。

  被租借的老虎

  阜阳野生动物园二十只东北虎死亡事件被曝出后,更多的视线开始转向对老虎生存现状的关注。

  事实上,动物园向展演公司或马戏团“租虎”的模式并不鲜见。

  据当地此前的宣传,阜阳野生动物园的运营企业是安徽七彩野生动物乐园有限公司。据林业部门介绍,阜阳野生动物园展出的东北虎是从阜阳腾飞驯化展演有限责任公司所租赁。

  相关判决书显示,两家公司存在纠纷。腾飞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李良华对《中国慈善家》称,他还担任另一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该公司在阜阳野生动物园2018年2月立项时占25%股权。其后,他与大股东发生了一系列经营上的纠纷和诉讼。大股东把他培养的技术骨干都赶走了,因此老虎得不到好的照顾。

  阜阳市颍东区林业局则对虎群死因解释说:“部分原因是这些老虎近亲繁殖,基因不好,容易生病;还有部分老虎年老体弱,属于正常死亡。”

  澎湃新闻多次致电李良华和七彩野生动物乐园公司法定代表人潘志超,截至发稿前无人接听。

  5月16日,澎湃新闻记者现场探访发现,阜阳野生动物园仍旧关闭,有安保人员在现场把守。安保人员表示,因某些原因园区无法按时开放,其间有游客上门询问,被劝离。

  澎湃新闻注意到,除了腾飞驯化展演公司,阜阳市还有另一家驯化展演公司,不过该展演公司法定代表人,表示动物都已经转让出去了。

  澎湃新闻记者来到该公司注册地。据该公司注册地所在村村民说,这家以前养殖过包括狮虎(编者注:狮虎兽是指狮子和老虎交配所育物种,无繁殖能力)在内的动物,后面不做了,去了外地。

  澎湃新闻联系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对方称,去年自己和别人合作,动物都已转让给别人。对于公司的存续状态的疑问,他表示,现在公司也可以做其他的,并不一定非要做动物。至于动物转让到哪里了,该法定代表人说:“当时是上报林业局转让,程序都是合规的,去问林业局。”他说自己公司的动物是买来的,否则自己无权处置。但关于动物的种类,这位法定代表人的家人否认有饲养大型动物。

  5月17日,澎湃新闻记者来到阜阳市林业局试图询问辖区内东北虎备案数据。该局一位副局长表示,阜野的事引发了很大舆论,他们无法接受采访,需要报备宣传部门。

  一位不愿具名的民营动物园经营者告诉澎湃新闻,虽还不清楚腾飞公司的虎从哪里来,但这类人工繁殖的猛兽不外乎是自己养殖,或来自其他虎园、马戏团,有时候也会在这三方之间流转,关系多是租赁。他说,当下东北虎跨省运输需要国家林草局批文,阜野的动物可能来源于安徽本地。

  据中国绿发会2022年7月发布的《中国老虎现状初步调查报告》,其统计国内共有7116头虎,包括东北虎、孟加拉虎、华南虎和印支虎四个亚种。从分布地域来看,其中,2715只分布在动物园中,3744只分布在东北虎林园、长春东北虎园、熊虎山庄等专门饲养机构,584只分布在安徽宿州34家持有人工虎繁殖证的马戏团中。还有约55只野生东北虎分布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不过,自2018年以来,随着对虎买卖、利用和运输的严格禁止和人们对马戏热情的消退,一部分老虎从马戏团流向了动物园。

  行业内人士宋平说,除了一些没那么发达的地区仍有人会有看马戏的需求外,还有一些商场、景区开业会租狮虎吸引顾客。另一方面,现在人工很贵,很多老虎都承包给了动物园,租而不卖。“连人带动物一起租,人要过去照料动物。”他说。

  澎湃新闻注意到,2022年安徽宿州市埇桥区人工繁育东北虎数量汇总表显示,当时辖区内共有580只东北虎,对应的市、区补助金共计290万元。

  据央视新闻此前报道,宿州市埇桥区的尹金化算是马戏同行中转型比较成功的,他饲养的129只老虎全部与宿州野生动物园签订了合作协议,动物园每年补贴一定的养殖成本,游客投喂等收费项目也能带来一些额外收入。

  长期关注展演动物生存状况的公益人士胡春梅介绍,很多马戏团并没有饲养老虎的资质,即便有,一般也没有自己的繁育场所,因为这势必会增加他们的经营成本。他们大多是和动物园进行置换或者购买,比如马戏团表演的成年动物与动物园的亚成体做交换。有的马戏团将老虎饲养在动物园内的表演场里。表演老虎一般被关在笼子里,活动受限,与动物园自有的散养区老虎分开。同时,仍有部分老虎流动在街头表演。这类老虎的生存处境同样不容乐观。

  从马戏团到动物园

  5月下旬,安徽宿州市埇桥区桃沟乡耿家村骑路尹庄静悄悄。

  这里曾有不少马戏团。埇桥马戏艺术的前身始于明末清初的民间杂技,到清朝末年已具有相当规模。2000年初,马戏团的展演动物跟随演员四处巡演“讨生活”,东北虎和马、猴子、小狗一样,常被村民在篙沟、桃沟、柳沟一带饲养、繁殖和驯化。

  据媒体报道,当时引进饲养的东北虎数激增,通常一家马戏团有两只老虎,多的有四五十只。辉煌时期,埇桥区拥有100多家马戏团体,从业人员近1万人,相关技艺被纳入非遗,这里也成了名副其实的“马戏之乡”。

  宿州市埇桥区的一个小村,路边仍有装着大型动物的铁笼和画着鲜艳图案的马戏团大车,林地里拴着马、羊和狗。

  如今,桃沟村鲜少见到大型动物,曾装大型动物的大铁笼已生锈弃用。不过,离桃沟尹庄几公里的另一个村庄,路边仍有装着大型动物的铁笼和画着鲜艳图案的马戏团大车,林地里拴着马、羊和狗。一位村民说,现在做动物生意的少了,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剩下的超龄老人工地上不要,只能做些零散农活。

  曾经的马戏之乡,略显寂寥。

  一位马戏团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曾经谋生的财路现在看起来不算上得了台面,大家不愿提起很正常。

  宋平说,这个时候村里大部分动物都随展演人员外出“打工”,剩下的因天气变热,怕中暑,一般被放在家里养着。村里仍有养虎、自己做繁殖的村民,也都是很久之前拿的许可证件,新的证件是批不下来的。

  “现在生意不好。”宿州市埇桥区一家驯兽团的工作人员赵琳告诉澎湃新闻,从去年开始,他们已不再做动物驯化。所谓“驯化”,在赵琳看来更多的是在动物小时候陪它们玩耍,教一些简单动作。“能玩一点简单的动作就玩一点,不玩的话大家近距离观看一下就行。”她说,这和大家的动物保护意识提高了也有关系。

  在狮虎这种大型动物的繁育方面,做的人越来越少。“我们老一辈干这个,但我们下面没孩子接班,大家就都不做了,更没办法做繁育。”她回忆,做繁育的过程中遇到比较困难的事就是动物夭折,繁育时天气条件跟不上、老是下雨,动物体温跟不上,这些都是常见的(死因)。对于去世的动物,他们会把尸体上交林业部门,林业部门再向上级部门报备。

  另一方面,老虎、狮子和狗熊的演出以及运输手续基本批不下来。

  如今,马戏团每到一处都要去报林业局,如若林业局不审批,手续不齐全,大型动物表演就做不了。此外,大型动物运输过程中,需要准备符合国家标准的、道路运输的笼子。现在,赵琳所在的团以杂技表演为主,驯兽团则一般带着小狗、羊去表演。“大型动物有相关规定,都不让演出。”她说。另一家位于安徽的马戏团负责人说,疫情之后他们就已经转行,他们团没有动物,只有杂技表演。

  刑法规定,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将受到法律的严厉惩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罚金等。野生动物保护法也规定,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等特殊情况,需要出售、收购、利用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必须经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批准。

  国内一家虎园的创办者告诉澎湃新闻,随着管理愈趋严格和马戏表演逐渐冷却,养虎人也在寻求出路。据他了解,对于人工饲养的老虎,政府会有补贴;另一部分有虎的人选择圈地开发或以合作模式做老虎公园等,但这对周边环境、人流量和资金要求很高。

  国内知名动物园专家杨毅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虽然动物总体归林草部门管,但只要没有买卖、伤人、逃逸等,不出事的情况下,平时的饲养、动物园的运营,林草部门是难以监管的。

  “民营动物园是企业,然而,由于饲养了大量国际公约和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民营动物园又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企业。”在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科学家孙全辉看来,民营动物园主要的困境,是部分企业只看到经营的收益,而忽视了行业存在的巨大风险,导致企业一旦经营不善或者关门歇业,大量野生动物很可能成为连带受害者。

  孙全辉说,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既是动物园的看点和卖点,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风险点。由于数量稀少,每一只珍稀濒危动物都弥足珍贵,容不得半点闪失。然而,饲养和繁育珍稀濒危动物不仅需要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和专业兽医,而且需要动物园管理者具备很强的动物保护意识,要把改善动物的福利作为动物园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孙全辉说,除了进一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加大日常监管,建议动物园主管部门考虑聘请专业机构和公益组织对民营动物园的财务、运营和动物保护状况开展独立审计和评估,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风险,做到防患于未然。

  作为赚钱手段

  澎湃新闻注意到,有在山东济宁从事动物租赁生意的公司称,他们可以租赁甚至联系正规动物园买卖老虎。

  一家位于山东济宁的养殖公司说,他们自己养殖了用于展演的动物,狮子一类寄养在安徽或当地动物园,动物园如果出售狮子或者老虎,需要向相关部门报备。

  同在山东做动物租赁生意的张明说,他们可租赁200多种动物,但老虎、狮子这种只能直接买,小的七八万,大的一只十多万。“租的话容易出现伤亡问题,来回运输的话刚适应新环境又要带回来,在别处吃喝肯定没有养殖场好。”他说。不过,张明并未透露虎的品种。

  他称,这些动物一部分是卖方自己繁殖的,也有其他动物园不要的,卖方养殖场回收、养育,等动物痊愈了再卖。“老虎狮子买卖需要相关的证,有需要我可以联系。”张明称,他称可以联系正规动物园买卖老虎,和动物园直接签署合同,繁育等资质齐全。“法律上是没有问题的。”他说。

  张明推荐的自称对接动物园售卖动物的工作人员李连说,真正负责老虎买卖的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动物园的股东,要想对接幕后的这位股东,需要提供采购清单。

  李连说,动物园属于个人,证书齐全,动物是从国外进口的,老虎繁育资质齐全,身体健康,幼虎和狮子价格是九万元一只。“每个动物园都有一定的数量的老虎,太多了会变成动物园的负担,多出来的就卖了。”他说。关于老虎品种,对方表示应该不是东北虎,可能是孟加拉虎。不过,孟加拉虎在中国同样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属于濒危保护动物。

  死虎和活虎一样具有经济价值。

  行业内人士宋平说,早些年管理还不那么严格时,“死虎比活虎贵”,虎浑身都能卖钱,虎骨、虎肉可以泡酒入药,虎牙、虎骨可以做手串和挂件,虎皮可以做装饰。他回忆,连老虎换下来的牙齿也能卖钱,一副完整的虎牙有10公分到15公分,能卖到10万块钱。

  “活的虎可以源源不断赚钱,但一年最多十几万,死虎一次能赚一百万,有想赚快钱的人就把虎直接弄死。”宋平说,死掉的老虎被官方记录的必须上交,也有些官方没登记的,如何处理就未可知了。

  国内一名自称有虎骨手串渠道的卖家说,虎骨价格在3500元到4000元之间,还称也有虎鞭卖,从东南亚发货,走实体货运不走快递,用锡纸包起来装杯子里或者其他东西里。他称,之前国内动物园不要的虎或者以前存起来的可以卖的虎,会被有证书的收藏家买走或者是做成标本,但收藏家需要有证才能收藏,一般是收藏整只。另一名福建卖家称,自己有虎骨、虎鞭卖,100克虎骨售价1500元,但同样走不了平台和普通快递。

  自称有虎骨、虎骨手串渠道的卖家发来的商品图。

  死去的虎一般应该怎么处置?国内一家虎园创办者称,每头虎出生后需要在脖子中植入芯片,等同于台账,死亡后需要向省林业部门报备,并且做无害化处理和销户。至于处理方式,朱豫刚称,死亡报告需要饲养员、管理员签字,写明虎是病死还是打架死的、见证人、照片等,还要保证虎尸不流出,处理方式需要有视频佐证,最后上报,如果未经批准流出,要承担法律责任。而虎的运输也需要行政许可,如果没有证,运输老虎属于非法运输,同样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对于虎的利用,曾存在争论。传统文化认为,老虎一身是宝,其高额利润导致的疯狂贸易,加剧了东北虎减少,直至濒危。

  1993年,我国政府发布了《关于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贸易的通知》,从那时起至今,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再不允许任何企业和个人生产、出售与虎有关的产品。

  不过,仍有企业或者个人未遵守法规。例如,2005年有媒体报道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横道河子镇出现虎肉、虎骨酒交易;央视经济频道2013年8月曾报道全国最大的老虎繁育基地桂林雄森熊虎山庄私售虎骨酒。南方周末2015年报道,全球最大的东北虎养殖基地黑龙江东北虎林园冷库中躺着超过两百具成年虎尸,这是虎园成立14年来生老病死之虎的总和。当时的总经理称,冷库里装着的其实是价值过亿的财富。他希望有朝一日这些死虎能光明正大地“走”出冷库大门,不惜每年花费上百万元的维护费,只为虎贸易开禁的那一天。

  2018年10月,国务院发布通知,解禁犀牛角、虎骨入药限制的消息引发反对声音。两个月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表示,将暂缓出台通知配套实施细则,继续严格禁止犀牛和虎及其制品贸易,严禁犀牛角和虎骨入药。

  同年11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决定,即日起至12月31日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严厉打击犀牛和虎及其制品非法贸易专项行动。重点打击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犀牛和虎及其制品,非法加工、经营、利用犀牛角、虎骨、虎皮等制品的犯罪活动。

  老虎商业性繁育弊病

  或为经济效益或为保护,人工繁殖始终是养虎方避不开的一环。

  2011年、2015年,东北虎林园两度尝试东北虎野外繁殖取得成功,但目前世界范围内尚未有一例人工饲养下的东北虎成功放生的先例。

  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的横道河子猫科动物饲养繁育中心副主任刘丹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为避免近亲繁殖,保证种群的遗传质量尤为关键,而不是数量越多越好。”

  但在民间的老虎商业性驯化繁育公司,为了从租赁、展演中获取更多收益,近亲繁殖问题尤为突出。

  在解释阜阳野生动物园虎群死因时,当地林业局曾提到“近亲繁殖,基因不好”是原因之一。这也是很多东北虎种群面临的困境之一。

  早在2004年,耶鲁大学Michael Russello等人在《保护遗传学》(Conservation Genetics)发表论文便指出:“东北虎的遗传多样性已经低得不能再低了。”但是他不知道国内某虎园的800只东北虎是不是也是这样。如果是这样,那么放归野外将为东北虎注入新鲜的基因。

  2007年《自然》杂志社论指出,繁殖与物种保护是非常不同的两件事情,如果希望在保护东北虎或者其他任何一个珍稀物种上取得更大进展,应当把工作重心放在自然栖息地的保护上,辅以合理严密的动物健康监测,而不是仅仅快速增加人工圈养的个体数量。

  2020年东北林业大学一篇博士生论文《基于 DNA 分析的东北虎扩散状况、近交以及肠道菌群的研究》指出,因近亲繁殖已经对宿主寄生虫感染和肠道微生物群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一定影响,如果数量少且孤立的东北虎种群在中国不能快速改善,后果会恶化甚至影响到种群的可持续增长。为了降低中国东北虎灭绝的风险,有必要增加有效种群的数量,以保护和积累遗传变异,从而使种群具有长期的适应潜力。

  “目前绝大多数老虎繁育并非出于保护,而是为了商业利用,而且这类商业利用往往无法满足老虎的生理、心理、行为需求等。”长期关注展演动物生存状况的公益人士胡春梅指出,商业性繁育方面,已经出现过度繁育的状况,无序繁育导致的近亲繁育问题加剧,以致幼虎出现高死亡率。比如,曾有业内人士透露,在老虎备案中,有的公司一般在幼虎出生半年后才会向辖区林草部门进行备案,因为近亲繁殖,幼虎在半年内死亡的状况很常见。还有一部分,甚至根本不去报备,这就给非法贸易留下了空子。

  胡春梅建议,应该对国内老虎包括东北虎的保护性繁育进行整体评估,在目前野化放归还不成熟的阶段,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目的,科学繁育,停止商业性繁育。

  2016年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人工繁育野生动物应当有利于物种保护及其科学研究,不得违法猎捕野生动物,破坏野外种群资源,并根据野生动物习性确保其具有必要的活动空间和生息繁衍、卫生健康条件,具备与其繁育目的、种类、发展规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技术,符合有关技术标准和防疫要求,不得虐待野生动物。”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科学家孙全辉告诉澎湃新闻,这是野生动物保护法首次纳入动物福利保障的相关内容,也是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一大进步。但是,这部法律没有明确何为虐待、谁来负责鉴定、应该依据哪些标准,特别是在罚责部分没有明确违反相关规定要承担何种法律责任。希望下次法律修订能够增加处罚措施,并补充保障动物行为福利和心理福利等方面的内容。

  从人工繁育的野生动物放归野化的角度,孙全辉认为,野生动物进化的方向是更好的适应野外环境。换句话说,只有生活在自然环境中,野生动物的各种需求才能被满足。

  但是,很多人工繁育的野生动物,如老虎、大象、狮子等却不能直接放归野外,因为它们是在人工饲养的环境下出生和长大,它们没有野外生存经验,不具备野外生存能力。

  把罚没、救治康复和部分人工饲养或圈养的濒危野生动物放归野外,在保护生物学上叫“重引入”。

  孙全辉说,“重引入”不是简单地把动物放到野外,任其自生自灭,而是要根据动物的生物习性专门设计相应的野化训练项目,目的是帮助放归的动物适应野生环境,掌握生存技能,能够独立生存并参与种群繁衍,扩大野生种群数量。

  然而,“重引入”是个需要长期投入的系统工程,鱼类、爬行类和鸟类相对容易,哺乳动物则比较困难,国内外成功的案例屈指可数;另一方面,“重引入”只是濒危物种保护的一种手段,耗时耗力且代价高昂,往往用于拯救那些野外种群已经灭绝的濒危物种。对于野外种群尚存的濒危野生动物,减少盗猎、加强栖息地保护往往是更有效的保护措施。

  “在国内,有些饲养和繁育野生动物的商业机构可能会打着保护野生动物的旗号,甚至声称自己在开展野化训练。但实际上,这些场所往往是出于商业目的,为了经营和利用繁育的野生动物。”他说。

  (小南、宋平、赵琳、张明、李连均为化名。)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编辑:方琳
89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呼和浩特:探访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