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社会 > 正文

  本报讯 (记者郜亚章)“咪喹莫特”变“咪奎莫特”,产品名称一字之差,却是天壤之别——前者是正规药品,而后者只是普通的消字号产品。难以辨别区分的名称,让不少患者用错了“药”。近日,北京消费者陆先生向记者反映,他就买到了这种打“擦边球”的产品。

  为了治疗扁平疣,陆先生在某电商平台购买了咪喹莫特乳膏,但他在使用时却发现买到的是一种名为“咪奎莫特乳膏”的产品。“与我之前在药店买的药对比后才发现,两者名称并不一样,网上买的是‘奎’而非‘喹’,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陆先生表示。

  记者发现,陆先生在线上购买的“咪奎莫特”右上角打上了“TM”的商标标识,企图混淆视听。据了解,咪喹莫特乳膏是一种外用药品,其主要成分为咪喹莫特。而陆先生购买的这款“咪奎莫特乳膏”主要成分是鸦胆子、金银花等,不含咪喹莫特成分。

  “外包装上极力模仿药品以假乱真,像我一样对药品缺乏了解的患者很容易上当受骗。”陆先生说。

  “药品有通用名和商品名,列入国家药品标准的药品名称为药品通用名称,已经作为药品通用名称的,该名称不得作为药品商标使用。”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卫生法学研究中心主任霍增辉表示,咪喹莫特属于药品的通用名,把药品通用名打上商标标识显然不符合规定,这种乳膏和真的药品一字之差,有误导患者的嫌疑。

  此外,这款乳膏为消字号产品,属于卫生消毒用品范畴,不具有治疗功能。然而,其却在适用范围上标注“对皮肤疣体有抑制作用”。在商品评价中记者看到,不少患者将其当作药品使用。

  在市场上,类似在名称上碰瓷正规药品的问题并不鲜见。

  霍增辉认为,这些打“擦边球”的产品一方面危害患者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妨害药品管理秩序。“按照药品管理法规定,在我国境内销售的药品必须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有批准证书和批准文号。没有经过批准、注册的不是药品,如果其标明或暗示有治疗作用,属于以非药品冒充药品,应当按照假药处理。”霍增辉说。

  霍增辉表示,市场监管部门、药监部门应加大对此类以非药品冒充药品的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患者在购买此类药物时,首先要看有没有批准文号,如果没有国药准字文号,却标明或暗示有治疗作用,可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霍增辉说。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编辑:方琳
79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欢聚草原那达慕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