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晚,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海宝公园内人潮涌动,盛世华章、齐天大圣等16组2.7万个大型宫灯、国潮彩灯和中小学师生制作的手工花灯次第点亮,绚丽灯光如星河倾泻般洒落,有着千年历史的海宝塔亮了!
海宝福灯会以“觅、市、印、粹”四大板块串联起夜游、年货市集、元宵游园等十大主题活动,孩子们穿梭在长廊,一边欣赏美丽花灯,一边聆听兴庆区历史文化故事。“看花灯学历史,真有趣。”兴庆区唐徕小学北校区“红领巾”寻访小队的队员陈思涵在寻访中感慨。
老城区如何展现新时尚?兴庆区深入挖掘老城文化底蕴,通过打造主题场景、培育特色业态、融入演艺节目等方式,树立文旅新地标。
当鼓楼、玉皇阁等古建筑搭上视效艺术和数控灯光,老街区一键切换到“灯景融城”模式。“今年有外地朋友来银川过年,我们在老城区的鼓楼周边一起欣赏灯光秀,品尝美食、游玩体验都倍儿爽!”市民王懿自豪地说。
深藏在城区的老街小巷也开始展现“鲜活的当下”。漫步在兴庆区自强巷,“我们如此热爱银川”“这里是银川”的涂鸦让文艺青年心潮澎湃。自强巷原来叫西门二道巷,20世纪40年代改名为“自强巷”。前些年,随着街区的墙体、路面等基础设施逐渐老化破损,这里成了大家逃离的背街小巷。
2024年以来,兴庆区守“家底”盘“库存”,维修改造街巷60余万平方米,新建市政道路30多公里,采用“微介入”有机更新改造方式,结合街巷现有商业业态,打造具有特色的主题街巷。
自强巷变了!改造中,巷子巧妙地被设计划分为“转角遇到爱”“漫游兴庆”和“老城记忆”三个主题区,老故事彩绘变成墙上风景,一边是老式住宅楼透着淳朴气息,一边是文艺小店展露时尚元素,周末和节假日总能吸引不少年轻人前来打卡。
“我们在老城‘焕’新中,要‘面子’也要‘里子’,改造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同时保留它的历史文化基因、嫁接现代生活方式,聚集人气、滋养城市。”兴庆区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副局长石晶说,如今的兴庆区老街巷,成了银川城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
(本报记者 张文攀 闫磊 本报通讯员 周悦)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