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 题:拓展高水平法治人才培养新空间——最高检组织开展“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
新华社记者刘硕、邢拓
2024年岁末,未名湖畔,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走进北京大学系列讲座第二十二讲如约而至。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厅副厅长邱景辉结合工作实践,与师生分享了“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十周年的启示”“拓展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案件范围的检察实践”“基于生态检察的立法研究”三方面内容,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于检察公益诉讼的认识和理解。
自2023年以来,已经有200多名像邱景辉一样的检察实务专家走进全国21所高校,共授课220场,听课师生达2.2万余人次。
最高检组织开展“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有何意义?效果怎么样?
把检察一线的前沿知识送到师生身边
如何拉近检察办案一线与法学教学科研之间的距离,是“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要着力破解的问题。据介绍,最高检目前选派走进高校的检察实务专家中,既有牵头办理重大疑难案件的最高检院领导、业务部门负责人、资深检察官,也有具有深厚法学理论和丰富办案经历的全国检察业务专家、检察精品课程讲师,均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全面的业务素质和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
目前,“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共确定检察实务课程326门,内容涵盖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和检察理论研究最新实践成果,融入了“坚持党的绝对领导”“讲政治与讲法治有机统一”“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勇于自我监督”等内容。
“准备课程的过程,也是一个重新梳理和思考的过程。”作为“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的授课专家,广州市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与经济犯罪检察部主任鄢静曾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授课。“与师生分享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成果的同时,我们在互动交流中也会产生很多共鸣和新的思路,激发我从更多维度和视角去思考如何更好地实现‘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基本价值追求。”鄢静说。
曾参加过“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课程活动的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院长解志勇说,最高检选派的授课专家通过有力度、有深度、有温度的内容分享,为师生了解检察工作一线打开了一扇窗。
拓展高水平法治人才培养新空间
“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不拘泥于传统“讲授式”的授课方式,而是开展互动教学,增加与谈环节,解答师生的疑问、回答师生的关切。
“我们把协同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家国情怀、扎实法学根底的高素质法治人才作为重要目标,通过实战化模拟法庭辩论、开放式互动交流以及现场剖析真实案件等方式,把‘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网络不是法外空间’‘如我在诉’等体现法治精神、引领法治进步的实践案例带进课堂,帮助学生提升司法实践能力、助力法治精神养成。”最高检政治部副主任肖玮说。
来自最高检和检察业务一线的生动授课,让一直致力于刑事检察研究的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向燕很有感触。
“传统的教学方式侧重基本的法律适用,最高检选派的授课专家结合生动的办案实践,让我们感受到在准确适用法律的同时,也要考虑如何落实最新的刑事司法政策和理念。”向燕告诉记者,授课专家们的讲授加深了师生对“刑事案件的治罪与治理”等前沿课题的理解,对运用刑事一体化的方法进行教学科研带来了很直观的促进作用。
促进检察机关与高校的“双向奔赴”
一些聆听过“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课程的学生表示,授课专家们的精彩分享,让他们对法律工作者的使命和检察实务中的难点问题有了深入了解,更加明确了未来的目标和方向。
“我们把开展理论研究合作作为重要内容,把生动鲜活的检察实践作为法学理论研究的源头活水,最高检同部分高校合作共建36家检察理论研究基地,合作开展重大理论课题研究,有力促进了检察公益诉讼立法、检察学学科建设。”肖玮说。
据介绍,“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不仅实现了检察工作一线向校园的输出,还成功实现了“双向奔赴”。最高检同步开展“法学名师进检察”,协调20所高校、研究机构的106名法学名师走进检察系统授课。同时,引进专家学者到检察机关挂职、授课,打造学生实习平台,有力推动法律职业和法学教育有机衔接。在最高检带动下,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浙江、河南、湖北、四川等地检察机关也积极与本地高校合作。
据悉,最高检将进一步深化做实“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活动,努力为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高质量法学教育、高水平法治中国建设贡献更多检察力量。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