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文化 > 正文

  站在秦长城之巅,任耳畔轻风掠过,脑海中可曾浮现昔日的金戈铁马,鼓角争鸣?

  遥想当年,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筑亭障以逐戎人”,可曾想到两千二百多年后的今天,长城内外早已一片安定和平。

  ……

  □新华融媒、北疆新闻网、北疆新闻APP、北疆云消息 内蒙古商报记者 张伟

  2022年8月—9月,一场以“行走秦长城”为主题的徒步考察活动,在内蒙古固阳县境内的秦长城全段进行。

7O5A9787.jpg

“行走秦长城”活动启动  记者 张伟摄影

7O5A1893_副本.JPG

考察团队在天盛成段秦长城考察  记者 张伟摄影

  早期秦长城的典型代表

  “固阳秦长城是我国早期长城的典型代表,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个亮点。”——罗哲文

  张文平,内蒙古博物院副院长、研究馆员、历史学博士,长期从事田野考古工作,对固阳秦长城有着深入的研究。在他的眼中,固阳县境内的秦长城,是中国秦长城中保存最好的部分。

  在西斗铺镇份子塔秦长城上,张文平指着身后一个石头墩问众人“知道这是什么吗?”

C11A4472_proc_副本.jpg

张文平(左一)在份子塔秦长城  贺信摄影

  张文平继而自我回答:“这叫积薪垛,平常士兵会在上面儿堆一些干草块儿,倘若匈奴人打过来,士兵就会将干草点燃,远处的士兵根据干草点燃的数量,确定匈奴人数的多少。积薪垛起的作用,与烽燧相同。”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蒙恬率兵三十万北击匈奴,渡河取高阙、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记载中提到的“亭障”,与眼前的烽燧又有何联系呢?

  张文平解释道,考古学上一般把秦、汉时期的这种烽火台叫做烽燧。烽燧的建筑术语叫亭,而障城通常是侯官的驻扎地,烽燧和障城统称为“亭障”,这在当时,是一套完整的军事体系,和墙体一起,就是我们所见到的长城。

  “固阳秦长城我来过多次。从整个中国的秦、汉长城来讲,东起内蒙古的通辽、赤峰,西到内蒙古的阿拉善,再往西到河西走廊,都有秦、汉长城分布。”张文平认为,“秦、汉长城分布线路如此之长,都不及固阳秦长城雄伟,固阳秦长城是最雄伟的,最值得大家来参观的,最值得大家来做深入研究的。”

DJI_0779.jpg

空中俯瞰秦长城康图沟段  记者 张伟摄影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包头市著名地方历史文化学者方金良。

  方金良在工作之余,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了徒步探访和研究包头的历史和文化中,先后出版了《老方带你游包头》《行走包头》《古墙、古城、古道》《阴山寻踪》《九峰山》等多部著作。

DJI_0511_副本.jpg

空中俯瞰秦长城天盛成段  记者 张伟摄影

  方金良介绍,固阳秦长城保存较为完好的点段有银号镇天盛成长城、金山镇康图沟长城、西斗铺段长城。长城墙体雄伟,烽燧高大,气势磅礴。其中,康图沟段秦长城城墙外侧高5米,内侧高2米,顶宽2.8米,底宽3.1米。我国著名建筑学家、长城专家罗哲文先生曾说:“我们确认该长城是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修筑的,而且是我国现存至今秦代长城中保存最完好的一段……固阳秦长城是我国早期长城的典型代表,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个亮点”。

  障城密集突显位置之重

  “固阳秦长城中有5座障城,3座位于银号镇,这充分说明这一段落的重要性。”——方金良

  方金良认为,在银号镇东西约三十公里的秦长城,建起3座障城,足见此处当年防御任务之重。

  障城既是阻挡也是保障。银号镇段秦长城是固阳秦长城中重要的段落,此段墙体有的为石头垒砌,有的为土石混筑,有的为土墙夯筑。

  这3座障城中,位于最东端的是长发城障城。

DJI_0901_副本.jpg

空中俯瞰长发城障城  记者 张伟摄影

  长发城障城,位于长发城村东北1.5公里河槽南一高地上,边长约三四百米,城墙夯土修筑,墙体断续相连。城内秦砖汉瓦、陶制盆罐残片、房屋断壁残垣随处可见。城内西北角还有一长方形内城(子城)。东西长60米,南北长70米,墙基宽14米,顶宽3米,南面有开设城门的豁口。内城突兀雄踞,与大城构成回字形城中城。

7O5A2378_副本.JPG

坐在长发城子城中心回望历史 记者 张伟摄影

  方金良带众人走进子城的中心位置席地而坐,“我自身感觉特别地安静,特别地安全,这种感受特别好。我们是坐在当年的指挥机关,遥想当年将士们戍守边疆,心中全是感慨。”

  方金良认为,这种筑有子城的城垣,是西汉时期在北边设郡县时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式形制。

微信图片_20220919001935.png

方金良介绍长发城障城的城式形制  记者 张伟摄影

  长发城障城所处的位置属东西交通要冲,既是屯守险要,也是传递信息的重要驿站。由此可见,长发城障城在秦汉王朝的北疆防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但遗憾的是,在历史的文献中,未曾留下关于长发城的点滴记载。

  位于银号镇三份子村南一公里一处叫城梁的地方,即是三份子障城。这处城址现已变为农田,轮廓很难辨别了。但据考古记载,三份子障城呈长方形,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50米,北墙及秦长城,土墙夯筑,基宽15米,顶宽3.5米。城内文化层厚1.5米,城西北建一东西长70米,南北宽50米的小城。城内有大量的建筑构件和陶器残片。

  方金良分析认为,这座障城十分重要,古城地处河谷地带,雄据于高台地上,视野开阔,城南是昆都仑河上游,城西北一条大河从达茂草原蜿蜒而来汇入石门水,河谷两岸两山对峙,为古城屏障,可容大队人马往来于大漠南北。而古城居于咽喉要冲之地,军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二是古城周边土地肥沃,平坦连片,地上地下水资源丰富,有发展农耕业得天独厚的条件。三是古城内及周边有大量的建筑构件和陶器残片,以及古代生活垃圾,方金良还捡拾到“大泉五十”等东汉时期的钱币。丰富的文物遗存说明这座古城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DJI_0915_副本.jpg

空中俯瞰碾坊障城  记者 张伟摄影

  从固阳银号镇向东行5公里,便是碾坊村,碾坊障城便坐落于村西的高地上。这座障城呈正方形,城墙边长约300米,残高4米,宽8米,西墙、南墙各开一宽11米城门。城墙保存较好,地表可见少量瓦及陶器残片。

  固阳县境内的古城,由于大多为黄土夯筑,随着历史岁月的洗礼而消失了。碾坊古城是至今仍能判断出原貌的古城遗址之一,在古城墙行走,仍可以感受到古城当年的恢弘气势。

  复杂地质环境凝聚古人智慧

  “这是固阳秦长城沿线最高最大的一座烽火台,这么大的一座烽火台,它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张海斌

  沿着银号镇段长城继续西行,就来到了秦长城天盛成段。

  包头著名考古专家、包头博物馆馆长张海斌,对这段长城有着更深入的解读。

微信图片_20220918235932.png

张海斌介绍长城如何“跨越”大水沟  记者 张伟摄影

  张海斌指着身后长城之间的沟谷说:“这条沟叫大水沟。这段长城是用花岗岩筑的,花岗岩的表面比较粗糙,上面长了很多苔藓,时间长的苔藓变成了红色,新长的苔藓是绿色的。色彩斑斓的苔藓附着在花岗岩堆砌的长城之上,特别美。”张海斌表示,画家也很难调出这些斑斓的色彩,这就是自然的颜色,带给人们无限遐想。

微信图片_20220919000349.png

大水沟沟谷现状 记者 张伟摄影

  那么长城是如何跨越大水沟的呢?

  张海斌说,我们一直在研究这件事。这几年我们在长城调查的过程中,看到了一些现象,比如《汉书·匈奴传》载,汉元帝时群臣议论罢塞之事,郎中侯应上书:‘起塞以来百有余年,非皆以土垣也,或因山岩石,木柴僵落,溪谷水门,稍稍平之,卒徒筑治,功费久远,不可胜计。’据此分析,秦长城在跨越大水沟时,石砌长城在谷底呈倒写的“八”字状缓冲水流,在水门处设水障,无敌情时可把水障抬起,有敌情时把水障放下以御外敌。

  长城在此段依山而建,沿线的排水设施显得尤为重要。张海斌介绍,“每隔一段距离,比如经过山谷的地段,就会修一个小一点的水门,专门解决排水的问题。”

DJI_0870.jpg

空中俯瞰固阳秦长城沿线最高最大的烽火台  记者 张伟摄影

  在天盛成段,除了依托独特地貌垒砌的长城墙体,还有一座堪称“固阳秦长城之最”的烽火台,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7O5A2013_副本.JPG

固阳秦长城沿线最高最大的烽火台  记者 张伟摄影

  “这座烽火台因历经岁月侵蚀,已经坍塌了。我们用坍塌下来的石头进行修复,基本恢复了原状。这座烽火台有五六米高,是固阳秦长城沿线最高最大的一座烽火台。站在长城上,可以俯瞰阴山南北。这么大一座烽火台,它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当年一定投入了相当大的成本。”张海斌说。

  文物保护对每个人来说都不是旁观者

  “文物保护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是旁观者,而是要积极地参与进去。”——李节

  说起与长城结缘,当时19岁(1985年)的李节,是看了翦伯赞的《内蒙访古》这本书后,被书中“石门水”、“光禄城”等描述深深吸引。“书中说‘昆都仑河就是古代的石门水’,我当时就住在昆都仑河的东岸,第二天就去了翦伯赞书中提到的城址,也就是现在昆仑河口那个东障城。在那儿看到很多瓦片、陶片,之前从来没有见过,到处都是。我捡了几片回来问父母,父母也说没有见过。我想这就是翦伯赞书中提到的绳纹陶片吧。”李节凭着当时粗浅的认识对此判断。

  李节的判断是对的。此后,他沿着村边儿的长城一直往东走,随着了解越来越深入,李节对长城越来越迷恋。

微信图片_20220919001153.png

保护秦长城,李节一直在路上  记者 张伟摄影

  从认识长城,到了解长城,到保护长城,一路走来,一晃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作为包头供热系统的一名职工,李节在工作之余,自费对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的古长城、古城遗迹进行实地探访研究,并为保护长城而奔走。

  “比如有的地方在长城上种树,种树本身是好事,但在长城上种树,就破坏了长城城体,好事就变成了坏事。”李节为此经常向地方文物保护部门甚至自治区和国家文物局进行反映。

  “文物保护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是旁观者,而是要积极地参与进去。”为此,李节、黄翔、梁坚等长城志愿者,向文物管理部门提出立长城保护碑(保护牌)的建议。“立了保护碑,会让村民进一步认识长城的保护范围。不立碑就等于对长城保护的放弃,这是一个认识的问题。我尽量跟他们多方面交流,目的是要让他们重视这个问题,尤其是经过村庄的长城,立了保护碑或保护牌后,还要跟村主任交流,让村主任在开村民大会时,重点讲长城保护的事情。村民们知晓后,一般是不会再铲挖长城的。”

  除了身体力行保护长城,李节现在还在做着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向青少年开展长城文化的宣传和普及。李节说,要让更多的年轻人都来了解身边的长城,从小爱护长城,号召更多的人参与到长城保护的行列中来。

  把固阳的名片保护好传承好

  “固阳秦长城,是固阳的一张名片,也是国家的一张名片,要好好保护和传承下去。”——落和平

  像李节一样对长城如痴如醉的,还有落和平。

  2004年,固阳县第一次开始修复长城,偶然的机会,落和平被聘为临时司机。

  落和平每天开着一辆微型客货车给工地送给养。送完之后,闲来无事,就上山看长城修复,听时任包头市文物管理处处长的张海斌老师讲长城的故事。

7O5A1830_副本.JPG

落和平用脚步“丈量”秦长城  记者 张伟摄影

  “当时只知道康图沟这一段秦长城。”落和平说,到了2006年,包头启动长城资源调查,落和平继续以临时工的身份,负责给调查队开车。开车之余,落和平也慢慢参与到长城资源调查工作中,帮队员们打打下手。就这样,画图、照相等工作都学会了,很多烽燧、障城等专业术语也慢慢懂了。

  “第一次长城资源调查,起码有一半长城,我都走过了。”落和平说。

  随着对长城的了解越来越深入,落和平对这项工作也越发喜爱。

  “包头市经常组织长城保护相关的培训,刚开始真的听不懂。随着参与的逐渐深入,慢慢地,懂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了。后来还专门从市里借阅一些长城有关的资料学习。”长城资源调查结束后,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又开始了,落和平再次参与其中。很多人不理解落和平,觉得他有点“傻”,一个月只挣千八百块钱,不值得这么辛苦,落和平自己却乐在其中。每当有人向他咨询秦长城的有关问题,他解答完时,都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这也是他日复一日坚持下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是又开车,又干普查,固阳县5025平方公里,我基本上走了一遍,除了长城以外的不可移动文物、遗址、墓葬等,也全走遍了。而且这些文物的GPS都是我打的,所以我对每个遗址的印象都特别深。”

  落和平的辛勤付出没有白费。2007年,落和平等15位长城保护员在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表彰大会上,获得全国优秀长城保护员“文物保护特别奖”。

  2015年,落和平被任命为固阳县文物管理所所长(现为固阳县文物保护中心主任)。

  “有时候挺委屈的,干了很多活儿,每月挣那么一点钱,养家糊口都不够,与付出不成正比。中途动摇过,但一直没放弃,咬咬牙也就过来了。”

  回想起当年的坚持,落和平说,这都是源于他对长城的热爱。

  “我对长城的感情,就像对待生命一样去爱护她。”

  在他的影响之下,姑娘去年高考的报考方向,选择的是考古学专业。

  “我知道这其中的苦处,个人干的工作个人知道其中的苦。”落和平说,去年内蒙古师范大学不招考古学专业学生,姑娘想选择黑龙江大学,但落和平又不想让姑娘离家那么远。“后来报考了内蒙古师范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下一步考研的方向,依然会选择考古学专业。”谈及此处,落和平的眼中闪动着点点泪光,那是慈父眼中的不舍与欣慰。

  从事文物工作,特别辛苦,无论严寒酷暑,都必须得到野外实地考察。但在这辛苦的过程中,也能带来很多快乐,比如拣到一块带纹饰的陶片,也会令落和平兴奋不已。

  “文物这个东西,一旦损毁,无论你如何修复,都不再是原来的东西。保护,真的特别有必要。”

微信图片_20220918235243.png

落和平呼吁要将固阳秦长城这张名片保护和传承好  记者 张伟摄影

  落和平说:“固阳秦长城,是固阳的一张名片,也是国家的一张名片,要好好保护和传承下去。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了解秦长城,热爱秦长城,一起来保护秦长城。”

  长城是中国古代各民族碰撞与融合的舞台

  “长城之所以伟大,一是其为举世瞩目的世界文化遗产,二是其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和追求和平的文化血脉。”——董耀会

  从古至今,关于修长城到底有没有用的话题,一直争论不休。

  内蒙古博物院副院长张文平认为,长城的防御之下,让整个文明不断地发展壮大,游牧民族即使突破长城防线,最后也是融入了华夏文明之中,而不是摧毁华夏文明,这就是长城的重要作用。

  “我们有阴山山脉,有燕山山脉,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屏障,这道屏障在涵养华夏文明,同时让游牧文化慢慢地融入到我们华夏文明当中,这个就是长城的作用,也是阴山山脉和燕山山脉的作用。”张文平说。

  固阳秦长城是秦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见证者。著名地方历史文化学者方金良认为,我们不能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理解当年人们的生产力,他的生产力达到那样一个状态,那个状态就是当时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古人对长城线路的选择、勘测,以及长城修建中的一些小细节,都将一个民族的勤劳、智慧、分工协作表达得淋漓尽致,因此,长城是一个伟大的系统工程。

  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中国旅游协会长城分会会长、著名长城专家、行走秦长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董耀会认为,长城之所以伟大,一是其为举世瞩目的世界文化遗产,二是其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和追求和平的文化血脉。

7O5A9769.jpg

董耀会在“行走秦长城”活动启动现场 记者 张伟摄影

  在董耀会眼中,今天长城的价值和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历史上的农牧冲突和构建农牧秩序的意义。长城内外是游牧与农耕的交错地带,长城是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链接点。从严格意义上说,古代的草原丝绸之路,一直在发挥着东西方陆路的联系作用。

  长城是中华文明的象征,见证了中华民族从多元到一体,伴随了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长城内外广大地区,更是中国古代各民族碰撞与融合的舞台。董耀会在《传奇中国:长城》一书中指出,这就是古代持续两千多年不断修建长城的基础。战国时期秦、赵、燕三个诸侯国修建了防御匈奴等游牧势力的长城,开始了农耕对游牧的防御。秦汉时期创造了较为发达的农耕文明,与此同时,游牧民族也向草原文明迈进。而同期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万里长城,作用主要是在农耕向北扩展之后,规范、协调农耕和游牧两种生产、生活方式所带来的矛盾和冲突。

  董耀会认为,长城是中国古代为平衡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利益、缓解彼此之间的各种矛盾而构筑。经过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沿长城一线始终是长城内外民族多元与文化多元碰撞与融合的区域。长城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融合的纽带线,随着时代的进步与中华民族的发展,守望长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意志。

  两千多年的斗转星移,长城在文明传承历程中的作用不但没有消退,反而愈加重要了。长城作为中国的国家符号,长城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已经越来越呈现其瑰丽的一面。

  董耀会说,我们今天强调“文明互鉴”,长城既是文明互鉴的象征,也是文明互鉴的结果。我们今天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互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在古代,长城是维护和平的纽带,是增进长城内外各民族交流的桥梁;在今天,长城文化依然是推动人类社会和平发展的标志。长城所代表的和平共存的文化,为人类的和平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完)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编辑:张弛
6165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内蒙古突泉:林果喜获丰收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