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文化 > 正文

为期5天的第七届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于7月17日在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徐徐落下帷幕,但绕梁之余音还将持续在草原上空传响和回荡!     

七月流火时节,内蒙古草原上这场盛况空前的文博会有诸多的看点、亮点、热点让人驻足凝眸,恨不得掏尽腰包倾其所有把“心仪之物”尽收囊中。在“回放”的数据中,让我们领略此次文博会成功的“秘笈”。 

——4大板块、12个主题展区覆盖22个省市自治区,同时还有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助阵;参展商达500多家。

——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均有参展,参展企业达300多家,占参展厂商的60%。

——集中展出代表性非遗产品、文化创意产品、传统文化产品达一万多种,体现出文旅融合、消费热点、数字科技等领域的持续创新。

——现场交易额达1614多万元,线上交易额达467多万元,合同订单额达6200多万元。

——内蒙古自治区在文旅产业项目招商推介会上有4个项目成功签约,签约额达4.5亿元。

……数据虽然有很强的说服力但有时还会觉得枯燥,让我们“闪回”到文博会现场,在精彩的“瞬间”中体味文化和文化产品的无穷魅力。

区外客商的“非遗礼物”

在古往今来的作家中,或许曹雪芹的知名度最高,在古往今来的文学作品中,或许《红楼梦》的普及率最高。然而,无论是曹雪芹的拥趸还是《红楼梦》的粉丝,有多少人知道曹雪芹曾是制作风筝的高手?      

来自北京的“曹雪芹风筝”展区格外引人注目。据“曹氏风筝”第四代传承人、“80后”缪伯刚介绍,曹雪芹在《南鹞北鸢考工志》一书中,专门讲述制作风筝的“扎、糊、绘、放”四艺,并教会残疾人于叔度扎糊风筝以艺养家。曹雪芹在悲悯穷人的同时也推动了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风筝创新发展。1943年,时为北华美术学校学生的孔祥泽曾奉命抄录过《南鹞北鸢考工志》,2004年出版《曹雪芹与风筝》一书,是为“曹雪芹风筝”第一代传人。2011年,“曹氏风筝”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缪伯刚大学期间就拜“曹氏风筝”第三代传人孔令民为师。  

2014年,缪伯刚随“曹氏风筝”入驻北京大观园,成立曹雪芹风筝手工坊;2019年,缪伯刚建立中国第一座曹雪芹风筝博物馆,搭建起集课程、产品、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文化平台。

“内蒙古的风能资源非常丰富,我计划每年春秋两季在内蒙古举办国际风筝节,带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让风筝文化走进校园”,缪伯刚成竹在胸,因为在北京,风筝已经走进20多家校园。

口若悬河、眉飞色舞地讲解江苏南通“曹裕兴蓝印花布”技艺的中年男人名叫江荣,是曹家的女婿,难怪如此大卖力气。

据江荣介绍,国家级非遗项目蓝印花布是江苏省南通地区传统的手工印染工艺品,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光绪通州志》记载:“种蓝成畦,五月刈曰头蓝,七月刈曰二蓝,甓一池水,汲水浸入石灰,搅千下,戽去水,即成靛,用以染布,曰小缸青。”蓝印花布从纺纱、织布到印染全部是纯手工而成,蓝白二色的搭配符合中华民族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传统审美标准,简单、原始的蓝白两色,创造出一个淳朴浑厚、千变万化、绚丽多姿的蓝白艺术世界。

在南通林林总总的染坊中,创始于1848年的“曹裕兴”是久负盛名的老字号。在蓝印挂画《事事(狮狮)顺意》下边的非遗互动区,美轮美奂的扎染作品再现着国家级非遗项目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历史传承与古朴雅韵,观众还可以参与现场制作扎染作品,感受百年传承的民俗工艺。     

“仅仅传承是不够的,还必须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江荣如是说。

曹裕兴染坊坚持传统工艺的同时,将原料向丝绸、羊毛绒拓展,纹样也由原来的几十种发展到现在的几百种,产品远销国外。

“内蒙古草原的底色是绿色,在以蓝色印花布去装饰,必将是令人赏心悦目的一道风景”,江荣不是诗人,这话却充满诗意。这句话,或许是打开内蒙古市场的一把“钥匙”。

展览大厅的东侧是由波兰、印度、加纳、泰国、土耳其、巴基斯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琳琅满目的商品构成的“一带一路”国际主题展区。

国际展区传出的“巴中铁哥们儿”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内蒙古立足服务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邀请波兰、印度、加纳、泰国、土耳其、巴基斯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展,推动文化“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拓展自治区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地区的文旅产业交流对接。

各国特色手工艺品、文创产品及知名文化IP等令人目不暇接,位列“世界三大名毯”之首的土耳其编织地毯、素有“波罗的海黄金”之称的波罗的海天然琥珀工艺品、印度红茶、泰国鼻炎膏等应有尽有。人们大都要在巴基斯坦精美的玉器前驻足,不仅仅是这些工艺品的魅力所在,更是巴基斯坦兄弟反复重复的那句略显生硬的汉语:“巴中是铁哥们儿!”

主题展区的“内蒙古风采”

内蒙古12个盟市的主题展区可谓是各具特色、各有千秋。

走进通辽市展厅,在“孝庄故里 魅力通辽”传统非遗互动区,内蒙古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牟春玲正在热情地接待南来北往的观众。

开鲁红干椒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入选2019年第四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开鲁县是中国最大的县域红干椒生产基地,享有"中国红干椒之都"的美誉。牟春玲别出心裁地让“开鲁红干椒”与内蒙古自治区级非遗项目“蒙古耳枕制作技艺”完美结合,带领团队开发新产品时设计出“开鲁红干椒”型的耳枕等特色非遗产品,“开鲁红干椒”火了,“开鲁红干椒”耳枕也火了!

据牟春玲介绍,饱含非遗元素的手机抱枕、智能耳枕、助眠耳枕、护理耳枕,体现乡村振兴情怀的荞麦耳枕、辣椒耳枕、葵花籽耳枕、茄子耳枕等均已投放市场。   

来自鄂尔多斯的内蒙古荣朝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携旗下5大系列产品参加文博会,一件件设计精美、工艺精湛的文创产品展现出人文之美、历史之美,放射出更为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发展的燎原之势。通过参观,让人们领略到荣朝内蒙古文创企业“领头羊”的文化魅力和无尽风采。

激励机制是激活创作创新创优的动力。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向在组织和参展文博会工作中涌现出的优秀单位分别颁发了优秀展台设计奖、优秀展示互动奖、优秀数字化应用奖、优秀组织奖、特殊贡献奖,5大奖项紧紧围绕实效性、互动性、创新性、数字化。

同时颁发的还有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文化品牌创意设计大赛奖。

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我们明年再相聚美丽的内蒙古草原!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编辑:杨净毓
68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边防民兵驼兵排民兵进行应用训练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