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新闻呼和浩特3月11日电(杨净毓 林则志)“青花云凤纹高足杯,通体施青白釉,纤细修长的竹节纹高足,杯口处装饰有弦纹,两只钴蓝色的凤鸟伸着细细的脖子、舒展着双翅在云朵间翻飞,似乎要从外壁上飞跃而出,给人一种清秀婉约、明净素雅的感觉。”内蒙古博物院社会教育部教育主管刘弘轩介绍。
高足杯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盛酒器,但自汉代至宋代,陶瓷质的高足杯却比较少见,元代时,瓷质高足杯突然达至极盛,成为元瓷器中最有时代特色的产品之一。
2003年,考古工作者在对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集宁路遗址发掘时,在一个窖藏里发现了6只非常完整的元代青花高足杯,创造了单一窖藏出土元青花高足杯数量之最。
元代青花的兴起,改变了宋代建立的含蓄美学,将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技法在瓷器上充分彰显,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时代。
当时,元代贸易秩序安定,吸引大量穆斯林商人来到东方寻求商机。元朝政府不仅重视引进外来技术,而且在全国推行商业贸易,在景德镇建立浮梁瓷局,接受大量中亚、西亚商人的订单。
于是,用素胎勾勒,钴料成色并吸收前代制瓷工艺的元青花瓷应运而生,成为元代重要的外销瓷。
刘弘轩说:“这件青花瓷就是一件典型的景德镇窑瓷器,呈现出的钴蓝色是波斯进口的珍贵青料——苏麻离青,制作精良、胎釉俱佳,可以称为元代高足杯中的典范。”
长柄小圈足和敦厚如碗的杯口是这件酒具最独特的地方。竹节形的设计便于抓握于手中,如碗的杯口迎合了游牧民族用碗饮酒的特点。
刘弘轩介绍,景德镇距高足杯的出土地点集宁路遗址,相隔1600多公里,可以推断,这类酒杯应该是为生活在北疆的元代贵族特别定制的高档酒器,犹如蓝天白云的配色,让青花高足杯受到了青睐,作为迎接尊贵客人时所用的一种礼仪性酒具,成为一种地位和权利的象征。明清时期,如此形制的高足杯、高足碗继续发展和演变,成为中国传统饮酒器具当中的独特分支。
这件青花云凤纹高足杯,既是青花,又有中国人极为崇拜的图腾龙凤,二者有机结合堪称我国多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典范,体现了中华文明强大的包容与活力。(素材来源:内蒙古博物院)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