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文化的融合和时代的发展,使得蒙古袍已经成为了一种民族的象征,穿戴传统蒙古袍的时候日益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带有传统元素的蒙古时装。
9月29日上午,由内蒙古自治区妇女联合会、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布丝瑰工坊汇暨现代民族时尚商务女装新品发布”活动在呼和浩特隆重举办。活动现场,包括来自我区贫困地区、贫困妇女的手工艺产品,约20多个原创品牌的300多种产品将进行为期1个月的展售。还将有2个系列的现代民族商务时尚女装进行发布和展演。成立由70个布丝瑰基地组成的布丝瑰产业发展联盟。
“布丝瑰”是蒙古语“女性”的音译,在这里也有制作服饰的意思。“布”和“丝”都是制作服饰的重要原料,“瑰”寓意瑰宝,“布丝瑰”寓意用“布”和“丝”制作民族服装服饰瑰宝。
在这里“布丝瑰”又诠释着不同的意义:推动民族服装服饰元素化、时尚化、生活化、产业化发展,带动妇女创业就业、脱贫增收。
据了解,自治区妇联于2018年已启动实施“布丝瑰行动计划”,安排资金1000万元,面向农村牧区妇女全面启动民族手工艺理念提升、特色技能培训,打造各类“布丝瑰基地”,搭建手工艺品展售平台,持续推动“布丝瑰行动计划”在增强妇女自我发展能力方面发挥作用。布丝瑰行动计划启动以来,全区各级妇联组织创建巧手致富基地200多个,带动近1.6万名妇女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妇女3500人,举办各类妇女手工艺培训班900多期,培训妇女4.5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女6000多人,举办以妇女手工艺品为主的竞赛、展示、销售活动180多次,参与妇女1.1万人。其中,兴安盟科右中旗2万余名“草原绣娘”通过“图什业图王府刺绣”产业稳定增收,成为了蒙古族妇女“居家就业、巧手致富”的优秀范例。
内蒙古民族服装服饰是草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蒙古民族独特的生态文明观、价值观、审美取向和文化心理,人文内涵丰富,艺术魅力迷人。以针为笔、以线为墨,相信“布丝瑰行动计划”会在带动妇女创业就业、脱贫增收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并共同描绘祖国北疆的秀美蓝图,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贡献巾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