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区15家矿山入选全国绿色矿山名录。引人关注的是:截至目前,内蒙古已建成381家绿色矿山,67家矿山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位居全国前列。
清楚内蒙古发展的人们清楚:这来之不易的“前列”,与循环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021年1月上旬,鄂尔多斯市准格尔经济开发区的御华瓷业有限公司车间里一派繁忙……刚从矿山电厂运来的炉灰渣,经高温煅烧并循环利用后,变身一堆叫微晶球的产品。
“微晶球具有抗压强度大、耐酸碱等特性,主要用于石油、煤制气、煤制油等煤化工行业环保填料。”公司车间主任沙峰介绍,产品投入试生产便收到各地订单,废物变成宝,大量曾污染环境的炉渣被“吃干榨净”,综合项目年创利税超千万元。
如今,循环利用煤电、煤化下游废弃资源,已成鄂尔多斯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创造绿色财富的常态。
何止是鄂尔多斯?何止于矿山?炉渣变身微晶球,只是内蒙古以循环经济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冰山一角。翻开全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光辉篇章,一个个高光时刻振奋人心。
兴安盟突泉县针对秸秆燃烧污染等问题,开展秸秆和污粪等农牧业废弃资源循环再利用,生成新型肥料,年处理废弃秸秆、牲畜污粪20万吨,探索出一条种养业下游废弃物再利用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如今,秸秆和污粪利用项目已在全区多个盟市落地,循环经济领域树起一座座领风气之先的绿色风向标。
为什么会这样?“发达国家数百年的粗放发展已使全球满目疮痍,环境恶化导致产业发展举步维艰。”专家学者的呼吁,形势的严峻,不仅给粗放发展的地区以当头棒喝,也让内蒙古以循环产业链推动经济转型的意志更加坚定。
“十三五”期间,在推进农牧业污染源循环利用的同时,全区矿山企业投入100多亿元推动低碳循环绿色发展,同步完成矿山治理500平方公里,完成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135平方公里。
道路决定命运,奋进才能自强。面对焦炭市场疲软、企业生存环境恶化的严酷考验,乌海市以焦炭气化推动焦化产业延链补链,全力发展液化天然气、甲醇、烯烃等下游产业,全市煤炭转化率提升到90%以上,转型中的“煤都”逐步摆脱“成长的烦恼”。
是转型,更是蝶变。目前,围绕煤焦化精深加工布局的多个产业项目落户乌海市,煤焦化下游产品向液化天然气及酚油、萘油、炭黑等高附加值产品拓展,走上循环利用工业下游“三废”的绿色发展之路。
这是一番改天换地的转型实践。以煤焦化下游产品循环利用为例,在全国最集中的焦化企业集散地——乌海,焦炉煤气被制成天然气,天然气又被用作新能源汽车清洁燃料,原本废弃并污染大气环境的焦炉煤气摇身一变价值连城,每年相当于减排氮氧化物上千万吨,救活了大批产业链上游企业。
置之死地而后生。“实事求是地讲,不延伸产业链,不发展循环经济,不脱胎换骨,内蒙古经济的绿色转型无法实现。”经过长期调研,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经济师曹永萍认为。
这是一种“向死而生”和“壮士断腕”的转型智慧。经过艰难转型,内蒙古一批长期亏损、濒临绝境的能源资源型企业因发展循环经济而起死回生,下游产业链上催生出170多种俏销市场的高附加值产品,形成煤电冶、煤电化、煤电硅、种养加一体化等循环利用资源的现代产业集群,煤电、煤化一体化比重达到90%以上,部分盟市废弃资源循环利用率超过80%……以循环经济推动转型发展的史诗谱写在内蒙古大地——
煤电产业下游构建形成煤灰制砖、炉渣制取环保填料、煤矸石燃烧发电、煤电余热供暖发电等循环经济产业链;
煤焦化产业下游构建形成焦炉煤气制取车用清洁燃料、煤焦油制取树脂沥青等循环经济产业链;
铝加工领域构建形成“高铝煤灰-铝-铝轮毂”“电解铝-铝边角料-铝箔+合金铸件”等循环经济产业链;
钢铁加工下游构建形成“废水回收净化-农业灌溉+矿山绿化用水”等循环经济产业链;
生态环保企业以风积沙、秸秆和污粪、煤气为原料制取晶硅、化肥、沼气、食品级CO2等用于工农业循环利用。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受益于循环经济发展,全区2020年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0.8%,52个地表水断面水质优于国家考核要求,受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增至90%以上……内蒙古生态产品总值(GEP)每年增加千亿元以上,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态改善的历史性转变。
发展无止境。进入1月中旬,内蒙古佳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内,研发人员正在对新产品——填料球和研磨球进行最后测试。
“它的主要原料是煤矸石、炉渣和粉煤灰……内蒙古又一个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的循环经济重大项目即将投产。”公司总经理高翠介绍。
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经济转型的亮点在哪里?内蒙古正以放眼未来的精彩实践作答!(记者 杨帆)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