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无垠的绿色草原、连绵不绝的巍峨青山、星罗棋布的美丽湖泊,构成了祖国北疆最亮丽的风景。
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一湖两海”是内蒙古的三大淡水湖,它们就像三颗明珠镶嵌在这片土地上,不但为人们提供了水产品与水资源,而且是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自然原因和人为因素,“一湖两海”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湖面缩减、水质变差等生态问题,“草原明珠”一度蒙尘。
生态欠账决不能拖着不还。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加快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等水生态综合治理,推进荒漠化治理,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加强湖泊湿地保护,提高草原、沙区植被盖度,不断巩固扩大生态保护建设成果。”
自治区把“一湖两海”的生态恢复当作政治任务来抓,猛药去疴、重典治乱,“一湖两海”保卫战随即打响。
呼伦湖被誉为“草原之肾”,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维系周边草原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为彻底解决呼伦湖保护区及周边生态保护、综合治理、体制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呼伦贝尔市投资52.27亿元,全力推进两期工程40个项目实施,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在呼伦湖周边实施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呼伦湖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57万亩草场自2020年起全部禁牧,有效遏制流域草原退化、沙化趋势;
建成引河(海拉尔河)济湖工程,进一步保证生态补水能力;
5年限产休渔,结合增殖放流、土著鱼种繁育研究,有效促进呼伦湖水生生态系统的恢复;
对呼伦湖周边及入湖河流沿线污水处理厂实施提标改造工程,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削减人为干扰因素对流域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现在生态越来越好了,更多鸟儿选择在这里栖息繁殖。近几年,呼伦湖自然保护区监测记录的鸟类多出12种,2020年春季和夏季的鸟类种群监测数量较2012年同期分别增加了1.4万余只和6万余只。”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窦华山说。
尊重规律、对症下药,“草原之肾”重现生机。
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呼伦湖水域面积达到2144.9平方公里,较2011年增加300多平方公里,湿地生态逐步恢复,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位于乌兰察布市凉城县的岱海,历史上曾是水草丰茂的大泽,在上世纪50年代面积有200平方公里,但是近几十年,湖面迅速萎缩,目前仅剩50余平方公里。
2016年,自治区全面启动岱海治理工程。乌兰察布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保护治理岱海,治理思维由“一湖治理”向流域治理,由“内治”向“内治外引”转变。
“以前我们厂每年要向岱海取水1100多万吨,而且冷却水直排岱海,不仅破坏生态系统,还加剧湖水蒸发,现在我们革新了技术,实现了零取水的目标。”岱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劲松说。
除了工业,不向岱海要水“喝”的还有耕地。近几年,凉城县对湖周边的21万亩水浇地实施了“水改旱”,每年可节水2100万吨,每年可减少使用化肥4200吨、农药6吨、地膜210吨,大大减少了岱海的面源污染。
岱海是封闭性内陆湖,仅靠下雨补充,未来仍有干涸之忧。2020年5月,岱海生态应急补水工程正式启动,计划从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境内的黄河干流利用人工隧道取水,设计年最大取水量4466万立方米,预计今年底竣工。
“2020年,湖面维持在50平方公里左右,首次不缩减,水质下降势头也得到了控制,湖中的鱼类等生物增多。这些变化让我们备受鼓舞,看到了岱海治理的成效和希望。”岱海水生态综合治理指挥部总指挥贾小平说。
作为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北方防沙带”的关口,几年前,位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的乌梁素海流域生态问题日渐突出,水质为劣Ⅴ类。
巴彦淖尔市委深刻认识到,乌梁素海的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必须开展全流域全要素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才能彻底消除生态隐患,为河套灌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为保障黄河中下游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下大气力整治乌梁素海生态问题,巴彦淖尔市频出重拳:
在乌梁素海上游的乌兰布和沙漠,建设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和积极探索沙漠治理与绿色产业相结合的可持续治理模式,治沙7.25万公顷,阻止泥沙流入黄河、侵蚀河套平原;
实施点源污水“零入海”行动,实现城镇污水和工业园区废水全部收集、处理、回用,不再排入乌梁素海;
在农村牧区运用先进技术,集中处理畜禽粪污、垃圾污水、秸秆、芦苇等废弃物,生产有机肥、沼气,变废为宝,促进环境改善;
开展乌拉山受损山体修复、山洪沟口整治。采取草畜平衡、休牧轮牧等措施,修复乌拉特草原生态……
“通过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全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乌梁素海水质总体稳定在V类、局部达到IV类。水质的改善吸引了大量鸟类栖息和繁殖,迁徙经过乌梁素海和在此繁殖的鸟类已达260多种,总数量突破600万只。”乌梁素海生态保护中心副主任包巍说。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全面综合治理下的“一湖两海”呈现出的勃勃生机,正是内蒙古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接下来,内蒙古将继续把“一湖两海”的治理引向深入,让三颗“明珠”更加耀眼夺目。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帅政)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