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夜轮回、时序更替,让历史有了纵深,现实有了层次。
这里是大有可为的热土:绿色、友好、智慧、创新的现代能源生态圈加速构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绿色低碳转型乘风破浪。
这里是欣欣向荣的沃土:“粮仓”粮满、“肉库”肉足,农牧业发展稳中向好、稳中向新,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优质高效转型蹄疾步稳。
行动纲领引领前进方向。全区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为内蒙古确定的战略定位,扛起责任担当、答好时代命题,奋力推进“两个基地”量质齐升,一幅新时代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内蒙古发展图景徐徐铺开。
绿色低碳,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建设乘风破浪
时光见证前行步伐。
一组“升”动的数字,成为现代能源经济提质增效的生动注脚。
2021年12月22日,中国·内蒙古现代能源经济发展指数最新运行成果发布:内蒙古现代能源经济发展水平保持上行态势,2020年综合指数值达112.99点。更为让人欣喜的数据是绿色发展分项指数增幅明显,较上年提升11.23%。
指标体系从绿色发展、经济高效、创新驱动、社会贡献4个方面构建,从不同维度刻画出内蒙古现代能源经济发展水平。
一个个向稳向好的数字背后,是我区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对国家能源安全稳固作用不断增强的有力印证。
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内蒙古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把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重要指示精神,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发展能源经济,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快构建。
曾几何时,产业结构单一、科技创新支撑不足等痛点、堵点“拦”在我区能源经济发展的路上。
探寻奋斗历程,必有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面对“成长的烦恼”,内蒙古从问题破题,迎难而上、披荆斩棘。
这是攻城拔寨、奋力跃升的勇气——
制定自治区“十四五”能源规划及煤炭、电力、可再生能源、油气、技术创新、氢能、能源数字化转型等专项规划,提出发展路径和发展目标;开展了能源领域碳达峰专项行动方案、黄河流域能源转型发展实施方案和能源低碳转型发展方案研究编制工作。
这是主动求变、深挖潜力的决心——
新能源总装机在去年达到5370万千瓦,位居全国首位。批复了2021年自用保障性并网新能源、第一批大型新能源基地和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项目,规模超过4000万千瓦;启动工业园区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和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完成灵活性改造143万千瓦。
这是稳字当头、实干创新的韧劲——
在全国率先推动电价改革,进一步放开钢铁等高耗能行业的交易电价上限;启动建设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推进乌兰察布源网荷储一体化、通辽火风光储制研一体化项目建设;加快布局风光氢储一体化产业链,推动7个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
内外发力、加减辩证。从各自为政、各管一摊转到相互扶持、彼此协助,从多重规划、功能重叠变为优势互补、统筹布局,一场深层次的调整、一个大变革的重构正在内蒙古铺展开来。
时代的脚步,在不断跨越艰难险阻中变得愈发坚实。
从“原料”走向“材料”,鄂尔多斯煤炭就地转化率接近22%。2021年前三季度,全社会能耗比上年同期下降74.1万吨标煤,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8.8%;
持续构建氢燃料重卡产业链,完善产品系列,北奔重汽集团公司为打造包头——佛山氢燃料示范城市群提供支撑,推动内蒙古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有了“氢冶金”工艺,熔炉可以“吃得更粗”。在乌海市内蒙古赛思普科技有限公司,氢基熔融还原法高纯铸造生铁生产线大量使用国内储量丰富的低品位矿、高磷矿,生产出来的铁水杂质含量和有害元素大大降低;
“羊煤土气风光好”。目前,全国最大源网荷储示范项目落地乌兰察布,通辽火风光储制研一体化示范项目开工建设,全国最大的沙漠集中式光伏发电基地在鄂尔多斯库布其沙漠腹地实现100万千瓦集中并网。同时,我区配套推进火电灵活性改造、新能源制氢、工业园区可再生能源替代等市场化并网项目。“十四五”期间,内蒙古依托丰富的风光资源,提出实施新能源倍增计划,到2025年,全区新能源装机占比将超过50%,成为全区电力装机的主体能源。
挺过调整阵痛、补齐发展短板、做优发展增量。内蒙古从“旧动能”向“新动能”的转变逐浪而高、从“积累量”向“提升质”的转变势不可挡,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不惧风雨、日夜兼程。
优质高效,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蹄疾步稳
独特、优越,内蒙古的自然条件“天生丽质”。
拥有充足耕地和广阔牧场,且日照充分,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在内蒙古,全国知名的“黄金奶源带”“葡萄酒黄金带”“马铃薯种薯黄金带”“肉羊产业带”“玉米黄金带”等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带横贯东西。内蒙古是名副其实的“粮仓”“肉库”“奶罐”。
立足优势,登高望远。全区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聚力结构调整、优势转化、提质增效,提高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深化农牧企利益联结机制,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再谱新篇。
岁末年初,内蒙古农牧领域喜报频传。
——全区粮食产量达到768.1亿斤,排名跃居全国第六位,实现“十八连丰”;全年肉类产量预计达到260万吨,畜牧业生产可实现“十七连稳”。
——扎实推进十大奶业集群建设,支持400个中小奶畜养殖场提升改造,新建奶牛标准化养殖加工厂71个,新进场奶牛近13万头。
——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轮作、盐碱化耕地改良成效显著,耕地地力稳步提升;加快实施种业提升工程,马铃薯、大豆、玉米制种面积,向日葵、奶牛品种市场占有率均走在全国前列。
却顾所来径,不难找到成就背后的深层逻辑。饱蘸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如椽之笔,描绘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长卷,内蒙古起笔磅礴、运笔苍劲、章法明确。
冬日,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乡康布尔村成排的大棚沐浴在阳光下,分外抢眼。大棚内温暖如春,萝卜、白菜等蔬菜长势喜人,放眼望去皆是绿色。
从2019年开始,康布尔村协调各方资金,投资189万元建设了暖棚11栋,投资150万元建设了冷棚10栋,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设施农业园区。康布尔村以“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让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一滴水折射太阳的光彩。康布尔村的增收致富之路,也是我区加快农村牧区现代化,促进农牧业高质高效、农村牧区宜居宜业、农牧民富裕富足的行稳致远之道。
越走,越清晰;越走,越坚定。
内蒙古在发展定位上突出“全面”,在工作谋划上突出“务实”,在目标追求上突出“长远”,全力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如火如荼,北疆大地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农牧业结构布局更加优化——以水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为刚性约束,重点建设了玉米、小麦、马铃薯、大豆等8个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优质玉米、中强筋小麦、优质马铃薯和高油大豆种植比重继续提升,农畜产品与市场需求“亲密握手”。
农牧业绿色发展持续深入——分区域、分作物提出化肥农药减量措施,开展了17个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县创建;开展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点9个,增殖放流鱼种7700余万尾,“绿色律动”奏响丰收的欢歌。
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步伐加快——推动新业态融合发展,创建2个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全区规模休闲农牧业经营主体达到4078家;实施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三年行动,敕勒川味道、锡林郭勒奶酪等优势特色区域公用品牌带着“内蒙古味道”飘香万里。
放眼全区,农牧业生产在悄然改变:农畜产品结构转向集约化、融合化,农牧业产业转向现代化、高端化,本土化产品辐射范围转向国际化、全球化,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绘就一条不断上扬的农牧业发展“曲线”。
变,是为了应变。细品这些变化,写满了对内蒙古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农村牧区美好未来的新期待。
一粒种子可以提升产量……
一根秸秆能够变废为宝……
一颗沙棘也能成为一杯健康饮品……
这样的心动瞬间,还在不断上演。锚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内蒙古以更大力度和更实举措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
金字招牌,政治责任,重大机遇。内蒙古扛起建设“两个基地”光荣使命,在观大势、定方向、利长远中把握自身定位,新的征程上呈现出一个活力充沛的内蒙古。(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韩雪茹)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