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车辆一驶入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庆和镇庆和村的道路上,记者不禁发出感叹。再向村子深处驶去,屋舍俨然有序,家家户户门口种上了应季的瓜果蔬菜,偶尔路过的三两村民有说有笑地在成荫的树木下行走着,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乡村画卷。
从小就生活在庆和村的张海林,如今已是村党支部书记了。每次有远道而来的朋友来到庆和镇,他都会毫不犹豫地热情邀请朋友前往村子里转上一圈。
“在我的小时候,村里到处是黄沙,挨家挨户都只能紧闭门窗在屋内吃饭,农民们耕作的土地都要翻来覆去种上三四遍才能有收成。”回忆起那段与沙尘苦斗的日子,张海林眼里有说不出的酸楚,但是很快,记者又在他的眼中看到了激动与欣喜。
张海林补充道:“如今面貌大不相同了,就如你刚才所看到的,半点儿也没有黄沙的影子了。”
张海林说,庆和村有如今这般村容村貌,最要感谢的还是一片以“记者”命名的树林。
这片树林距离庆和村直线距离只有几公里,2000年,在中国记协的倡议和组织下,全国多家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单位捐种、科尔沁区政府承办,在庆和镇以及其周边正式营建了全国唯一的“中国记者林”林业生态建设项目,为科尔沁沙地筑起了一道绿色屏障。
从那以后,每年春天,越来越多的树木被栽种在“中国记者林”,越来越多的单位加入到记者林的捐赠中来。23年过去了,“中国记者林”已经建设了三期,总建设面积达到1.4万亩,栽种树木超过75万株。
记者来到这片林区,每隔一段路就竖立着一家捐赠单位的界碑,界碑背后便是成片苍郁的树木。“中国记协”“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一个个闪亮名字的背后,是多家中国新闻单位深度参与荒漠治理的绿色印记。
就连世世代代家住在庆和镇的副镇长韩跃驰也高兴地告诉记者:“有了记者林后,植被更多了,庆和更加美好了。”
庆和更加美好,不仅体现在生态环境上,更体现在老百姓的“钱袋子”上。
“找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路径。”庆和镇镇长常亮表示,近年来,庆和镇依托丰富的林草资源,大力发展林下产业,全力打造沙棘、文冠果等蒙中药材规模化种植项目。在此基础上,庆和镇又进一步探索在沙棘林下套种桔梗和甘草,让越来越多的林地从单一的观赏性变成兼具经济价值。
发展蒙中药材种植产业,也带动了庆和老百姓“家门口就业”的机会,不少村民纷纷参与到药材种植、林地管护、中药材企业加工等工作,一年比以往收入能多少好几万元。
张海林说自己今年又新扩种了桔梗药材100亩,“只要没有什么气候条件影响,桔梗亩产大约在3000斤左右,一斤三块钱,一年就能收入9000块钱,收入还是挺可观的。”
截至目前,庆和镇栽植中药材的面积达到2.8万亩,中药材成为庆和人民的致富宝。
还在回味上一口醇香浓郁的沙棘汁,车辆就在不远处的庆和镇南发村停下了车,一群群林下觅食的大鹅吸引着众人目光。
原来,这群大鹅所代表的林畜经济正是庆和人民的另一个致富密码。
南发村党支部书记张伟告诉记者:“全村成立了合作社,共有社员104户,合作社每年养殖两批鹅,一批养殖周期是64天,单批次养殖规模10万只,一批鹅的净利润就在40万元左右。”
据介绍,鹅不仅能够吃掉树木周边的害虫,其粪便还能促进树木自然生长,起到了绿色循环的作用。
“中国记者林”为庆和筑起了一道绿色护栏,也带领庆和人民过上了幸福充实的好日子。正是因为有人对自然的尊重呵护,才换来自然对人的一次次馈赠,更成全了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相互守望。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