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要闻 > 正文

  “哒哒哒”,电子缝纫机飞针走线、锁边接口,一旁的激光雕刻机也在彩毡上剪裁花纹,奔腾的蒙古马图样跃然布上……走进内蒙古八骏马民族用品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忙碌不停,他们正在抓紧时间赶制一批来自黑龙江的蒙古包订单。

  一望无际的草原,洁白的羊群,与天空相映衬的蒙古包,是所有远方客人对内蒙古草原最初的印象。作为悠久历史长河中游牧民族的日常住所,蒙古包凝聚着蒙古民族的智慧结晶,它的营造技艺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内蒙古八骏马民族用品制造有限公司厂区内,蓝色的门饰图案、金色的宝尖、红色的窗框……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16个蒙古包铺展开来,似乎都在诉说着这个民族用品制造企业的与众不同。

  “我们家族生产制作蒙古包的技艺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我从小就跟着祖父学习蒙古包制作搭建,这门技艺在我们张氏家族已经传承了13代人。”内蒙古八骏马民族用品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博武是兴安盟蒙古包营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谈及对蒙古包的情怀,他言语质朴,眼中有光。

  在张博武看来,传统蒙古包制作集木工、刺绣、雕刻、绘画、编织等为一体,是蒙古族民间手工技艺集大成者。如今,他正在把创新融入蒙古包制作,使这一古老手艺迸发出新活力。

  “传统蒙古包就地取材、手工制作、简洁实用、不渗不漏、凉爽宜人,虽然我们要创新发展、适应市场变化,但是这里面的传统工艺也不能丢,我们要创新技法,传承技艺。”张博武说。

  从过去的传统木质蒙古包,到现在的铁木混合、铁制工艺,内蒙古八骏马民族用品制造有限公司将民族工艺与现代生产技术相结合,让产品继承了民族文化的传统风格,又较好地融入了时代元素,产品科技含量、附加值及市场竞争力全面提升。“过去是一针一线的手工制作,现在是手工和机械设备相配合,我们制作的雕花木质蒙古包已经有五个品种,制作工艺不断提高,各个细节也都有所改进。”生产车间厂长赵永光介绍说。

  因为制作工艺在继承传统风格、样式的基础上又融合新时代元素,内蒙古八骏马民族用品制造有限公司的产品颇受各地消费者欢迎。“我们生产的蒙古包不仅远销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香港等多个地区,还远销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张博武说。

  百年光阴,写就一段民族用品制造的历史传奇。如今,内蒙古八骏马民族用品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不仅成为各大旅游景点、度假村、那达慕会场的用品,还被兴安盟博物馆收为馆藏藏品。公司也相继获得内蒙古老字号、全区首批小微文化重点企业、全国质量诚信优秀企业等多项殊荣。

  为了更好地将蒙古包制造工艺发扬光大,张博武将蒙古包制作工艺以动态展示的形式展现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蒙古包的营造技艺。

  “每到暑假,当地小学生都会来开展科普研学,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蒙古包营造这一非遗技艺更好地传承发展。除了有蒙古包车间,我们还推出了金牛帆布皮件、铁运包装、稻之都米业三个子产业,推动企业多元发展。”张博武告诉我们,下一步他还要将外地风俗旅游体验区建设的先进经验和自身资源优势相结合,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文化创新商品,力争把公司打造成集新、奇、特,产、学、研为一体的多元化民族品牌企业。(记者 高敏娜)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编辑:杨净毓
53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冬日拉萨河谷风景秀丽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