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要闻 > 正文

  防治沙漠化发展到今天,已经从单纯的人沙博弈、植树造林,发展到治沙产业、开发利用、综合推进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蒙古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位教授在演讲中认为,在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推动产业生态化发展是重要的一环。东北林业大学的一位教授说,看到内蒙古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很震撼,内蒙古全民参与生态建设的良好氛围值得称赞。

  事实上,在内蒙古,绿化一片沙漠、改造一片沙地、催生一片产业、改善一方民生,在不少地方已经成为现实。沙漠沙地变成了可利用可开发的独特资源。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的肉苁蓉、梭梭林等沙生植物种植,库布其沙漠的药用、食用菌种植,以沙为材料的建筑材料涂料,以及成熟的生态修复技术输出等等,让沙漠经济的内涵越来越丰富,点沙成金、沙里淘金、沙生产业,已经不是传说中的神话。阿拉善盟的“三个百万亩”苁蓉、梭梭林、锁阳基地,蔚为壮观,成了成千上万游客旅游观光的打卡地。

  所有这些,已经生动地表明,发展沙漠产业在内蒙古已成气候。在两年一届的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上,各路专家学者,各国政要前政要关于发展沙漠产业的见解,新论频出,他们一致认为,沙漠不仅是“治理”,更要“利用开发”,将治沙蕴含于开发之中。沙漠变绿不是与沙漠搏斗的句号,向沙漠要效益,向沙漠要红利,是治沙应有的题中之义。在这方面,自治区涌现出不少典型,为我们作出了示范。比如,乌审旗的殷王珍,与沙漠搏斗20年,从单纯的治沙绿化,走向了产业化的路子。时下,她的头衔除了“劳模”之外,还是内蒙古绿洲治沙造林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在沙产业上做文章,带动了一方产业。产自沙漠的小米、玉米、水果、牛羊肉等等,因为有着沙漠的名头,产品畅销至呼和浩特、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他注册的“漠海”商标,成了远近闻名的草原品牌。

  在自治区范围的所有沙漠沙地,经过多年的开发,都有了当地的特色产业,沙漠的开发已在多种产业中呈现出该有的价值,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微言)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编辑:张弛
119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土默川沃野备耕忙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