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审古今之变、察时代之势,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原创性论断,强调这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深刻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都要紧紧围绕、毫不偏离这条主线。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全面贯彻到民族地区党的建设中,是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提高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质量的重要抓手,也是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的坚强政治保证。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推进民族地区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体现着我们党不变的初心和永恒的使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带领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始终秉承着中华民族先锋队属性,高举着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代表着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带领各族人民一起奋斗、一起创造,把各族人民凝聚成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汇聚起全体中华儿女的力量,一起绘就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辉煌奋斗史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必须时刻牢记我们党是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政治组织,牢牢把握我们党的中华民族先锋队属性,自觉担当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不可摧、牢不可破的政治基石。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推进民族地区党的建设是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时代要求,彰显着我们党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们党经过长期探索、反复比较,依据国情、顺应民意作出的正确抉择,是我们党的伟大创举。早在1936年,我们党就建立了第一个县级民族区域自治政权——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抗日战争胜利后,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主张,并于1947年在内蒙古建立了第一个省级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为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之后民族区域自治被写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宪法,为各民族地区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正是在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指引下,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面貌、民族关系面貌、中华民族整体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事实雄辩地证明,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容置疑,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容动摇,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一大政治优势不容削弱。必须根植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个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将其作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根本政治保证,做到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不断开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推进民族地区党的建设是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蕴含着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应有之义和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纵观百年党史,在重大历史关头,我们党总是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研究部署民族工作,完善民族政策,这已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发展前进的“密码”。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正是因为有党的坚强领导,中国才能结束“人民五亿不团圆”的局面,形成“万方乐奏有于阗”的盛况;也正是因为有党的坚强领导,民族地区才能摆脱过去的一穷二白,实现今天的繁荣发展,这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颠扑不破的真理,也是中华民族各成员心向党、心向党中央的有力注解。我们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地区抓好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在党的政治建设上突出导向性、思想建设上突出时代性、组织建设上突出凝聚性、作风建设上突出人民性、纪律建设上突出约束性、制度建设上突出规范性,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到党的建设研究谋划、落实推进、考核评估等全过程,使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富裕一方、团结一方、安定一方的坚强战斗堡垒,每一名党员都成为维护团结稳定、促进共同富裕的一面旗帜。
01
在党的政治建设上突出导向性,把旗帜鲜明讲政治摆在首位,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朝着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向推进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党的政治建设,形成了讲政治的优良传统。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前夕,各种政治力量在内蒙古地区展开角逐,其中不少夹杂着“内蒙古高度自治”、“内蒙古独立”、“内外蒙合并”等错误主张,就当时的情况来看,内蒙古确实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在决定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了内蒙古自治运动,直接领导、指导、推动了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粉碎了一些政治势力“向外跑”、“搞独立”的图谋。历史充分证明,坚强有力的政治领导,是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实现团结统一的充分保障。只要我们发挥好党的政治优势,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就没有任何人任何政治势力可以挑拨我们的民族关系。新时代新征程在民族地区落实好党的政治建设要求,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决听从党中央号令、服从党中央指挥,站在维护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的立场上,从政治上把握民族关系、看待民族问题、推进共同体建设。紧跟习近平总书记奋进新征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定自觉做“两个确立”的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的忠实践行者,深切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深情厚爱,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为内蒙古擘画的发展蓝图、制定的行动纲领,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坚持整体理解把握、一体贯彻落实、知行合一地抓好组织实施,始终做到心无旁骛听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指挥号令、总书记指到哪里就排除万难打到哪里并夺取胜利。自觉在党和国家大局下审视和推进工作。胸怀“国之大者”,经常同党中央精神对标对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从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要求出发,只要是党中央部署的、国家需要的就坚决做、马上办、抓到位,一切服从大局、服务大局、维护大局,用完成好“五大任务”的实际成效牢牢扛起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边疆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有效防范民族领域重大政治风险隐患。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把防范政治风险置于首位,严密防范、严厉打击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的渗透颠覆捣乱破坏活动,坚决守住意识形态阵地,积极稳妥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阻断不同领域风险扩散转化通道,严防从其他领域向民族领域传导,严防民族领域一般问题演化为政治风险,决不在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上掉以轻心、出现闪失。
02
在党的思想建设上突出时代性,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
思想统一是政治统一、行动统一的基础。回顾党的奋斗历程,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党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内蒙古一直有着心向党、心向党中央、心向北京的光荣传统,一直有着爱国、忠诚、团结、担当的精神血脉。内蒙古各族人民深刻认识到,只要在党的创新理论科学指引下,始终听党的话、跟着党走,就能走上正确的路、光明的路、幸福的路。新时代新征程在民族地区落实好党的思想建设要求,最重要的就是着眼增强思想引领、强化理论武装,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好心向党、心向党中央的红色基因,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的思想旗帜之下,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持续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不断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下功夫,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教育群众制度机制,既抓好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又抓好普通党员这个“绝大多数”,有效推动党员干部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推进伟大事业的实践力量。持续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完整、准确、全面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持续深入开展对“三个离不开”、“四个共同”、“四个与共”、“五个认同”、“五观”和“七个作模范”等理念和要求的宣传阐释,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党员教育、干部教育培训的基础性课程,常抓不懈、持续用力,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党员干部头脑中深深扎根、形成自觉。常态长效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区分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用好一本辅导书、一本发展账、一张惠民卡、一套学生思政讲义、一张现代化发展蓝图、一批红色文艺精品等载体,讲清楚“内蒙古地区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党组织的民族地区,内蒙古自治区是在中共中央直接领导下建立的,内蒙古是在党中央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内蒙古工作中出现的重大偏差都是党中央帮助纠正的,内蒙古新时代的发展成就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和指引下取得的,内蒙古作为模范自治区模范就模范在听党的话上”这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深植厚培忠诚维护、感恩奋进的情感之基和力量之源。
03
在党的组织建设上突出凝聚性,把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不断夯实民族团结、边疆安宁的社会基础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我们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加强组织建设的历史,经过一百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党员干部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党的组织体系不断发展完善,党的组织制度不断发展巩固,党始终高度重视基层组织这个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坚持强基固本、大抓基层,筑牢完成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畅通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为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新时代新征程在民族地区落实好党的组织建设要求,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的基本定位,突出组织体系建设这个重点,大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发挥强大的组织动员力、行动力、战斗力,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长城。进一步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推动各级党委加强对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的全面领导,加强各级党委办公厅(室)对各项工作贯彻主线的统筹协调,加强各级党委统战部门对民族工作贯彻主线的统筹协调,把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写入各部门各单位“三定”规定,写入各行业规章、社会组织章程和村规民约、市民公约,融入企业文化建设,构建起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大力锻造过硬干部队伍。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注重在重大任务重大斗争一线考察识别干部,着力培养锻造一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态度特别坚决、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的民族地区干部队伍。高度重视、全面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发挥好少数民族干部在做好民族工作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力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牢固树立强基固本、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全面加强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动基层党组织担负起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全面补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短板弱项,加大对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弱化等问题整治力度,推动各类资源配置向基层和基础工作领域倾斜,规范苏木乡镇、嘎查村两级组织运行,大力推进为基层减负赋能,切实把每个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带领各族群众致富、维护社会稳定、守卫祖国北疆的坚强战斗堡垒。
04
在党的作风建设上突出人民性,切实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永远保持党同各族群众的血肉联系和鱼水深情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取得胜利和成就的历程中都贯穿着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实践,都把建设党的事业与建设良好的作风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苏区干部好作风”到“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从提出“两个务必”到提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再到出台中央八项规定、纠治“四风”,进而发出“三个务必”的新号召,充分体现着百年大党独有的清醒与坚定。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在民族地区更有着特殊意义,如果作风出现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党的形象,而且还往往会成为破坏民族团结、影响社会稳定的导火索。新时代新征程在民族地区落实好党的作风建设要求,最重要的就是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以尊重、理解、平等、包容的态度来对待各族群众,真正了解各族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愿所盼,作决策、干工作真正从各族群众的共同利益出发,切实以良好作风赢得各族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切实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教育各级党员干部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理念,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注意工作方式方法,旗帜鲜明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坚决惩治影响民族团结、伤害各民族感情的不良作风,最大限度地团结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突出常态长效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对“四风”问题紧盯不放、一抓到底,从严纠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重拳纠治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纠治“三多三少三慢”问题,深入开展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行动,坚决纠治影响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影响高质量发展、加重基层负担、权力观扭曲政绩观错位等问题,推动良好作风化风成俗、成为习惯。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把重实干、重实绩的导向更加鲜明地立起来,评选“担当作为好干部”并对符合条件的优先提拔使用,大力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落实好容错纠错机制,落实好“四下基层”制度,运用好信访代办制、“两代表一委员”等工作机制,引导广大干部把时间精力投入到为民服务和干事创业中,凝聚起务实重干的正能量,以好作风好形象进一步把内蒙古的正面形象立起来。
05
在党的纪律建设上突出约束性,真正把纪律严起来、把规矩立起来,决不容许在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
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要靠严明纪律。”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什么时候党的纪律加强了,党和人民事业就发展顺利,什么时候党的纪律松弛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就遭遇挫折;没有铁的纪律,就没有党的团结统一,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就会大大削弱,就难以有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新时代新征程在民族地区落实好党的纪律建设要求,最重要的就是把纪律挺起来、立起来、严起来,把贯彻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作为一条重要的政治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严格约束、强力推动各级干部在原则和立场问题上始终同党和人民同心同德,只要是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就多做,只要是不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事情坚决不做。持续抓深抓实纪律规矩教育。以正在开展的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切实搞清楚党的纪律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强化遵规守纪的高度自觉,把党规党纪刻印在心、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推动各级党组织和领导班子不断巩固旗帜鲜明讲政治、从严从紧抓纪律的氛围,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以严的措施管理干部、以严的纪律约束干部,确保各级干部坚决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要求,坚决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着力加强民族领域全方位监督。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政治监督,把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贯彻落实情况纳入政治监督、巡视巡察、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等工作,以及年度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的重要内容,发挥好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工作机制作用,跟进监督、发现解决民族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确保具体落实中不跑偏、不走样。从严抓好纪律规矩执行。严格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面对涉及民族工作的大是大非问题时,必须头脑清醒、立场坚定,决不能左右摇摆、人云亦云。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铁规矩、硬杠杠,在遵守和执行纪律上决不允许出现“中间地带”,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错误做法、模糊认识,严厉查处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问题,对在贯彻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的人和事,决不纵容姑息。
06
在党的制度建设上突出规范性,不断完善法规和政策体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制度支撑
党的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长期性、稳定性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整体推进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准则、条例和若干规定、办法、规则、细则,形成了覆盖全面、运行规范、执行有力的制度体系,党的制度建设“四梁八柱”日趋完善,为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强化党的各项建设、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有力保障。新时代新征程在民族地区落实好党的制度建设要求,最重要的就是以完善党委领导民族工作的体制机制、推动各级党委(党组)落实民族工作主体责任为目标,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内法规制度,增强党内法规权威性和执行力,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民族地区全面贯彻落实。加强制度规定内容设计。要以增进共同性为方向,在内容安排和制度设计上赋予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真正体现民族团结一家亲。提高制度规定制定质量。健全科学立规、民主立规工作机制,充分调研论证,广泛听取意见,着力强化起草、审核、审批各环节把关责任,逐条逐款研究政策措施是否符合党的民族工作最新理论和政策,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多搞“开门立规”,注重集思广益,健全党委办公部门同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机构、党委统战部门、民族工作部门的涉民族法规文件审核会商机制,遇有涉民族工作政策措施复杂问题,及时进行会商研判,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符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要求。加强实践经验总结研究,对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举措,适时转化为法规制度,以良法保稳定、促团结。强化制度规定贯彻执行。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执行责任制规定(试行)》,抓住关键环节、关键条规、关键人,压实执规责任、抓好教育培训、强化宣传普及、严格监督问责,多措并举推动党内法规制度执行有力、落地见效,切实维护党内法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杜绝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的现象。严格制度规定落实情况监督检查,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经常性开展涉民族领域党内法规制度检查,综合运用巡视巡察、调研反馈等方式,认真监督每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对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及时清查和纠正与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要求不相符或不一致的问题,严肃查处各种违规行为,让党内法规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