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有才父子俩今年做好的榆鼓
直径两米的大鼓
粘贴鼓壳
乌建华在蒙鼓皮
加工榆木
父子俩展示自己的作品
准备当作鼓面使用的整张牛皮
在牛皮上打钉
戗皮子
8月初,正是赤峰市喀喇沁旗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此时不是做鼓的好时候,乌有才和儿子乌建华只会在早晚的时候干活儿。在喀喇沁旗乃林镇乌有才家的院子里,随处可见各类制鼓工具和不同尺寸的榆鼓,它们大的比一个成年人还高,需要用整张牛皮做鼓面;小的仅有手掌大,可作为礼品摆件使用。而大小形态各异的工具,多数是乌有才自己制作的,陪伴他走过了数十年的手工生涯。
82岁的乌有才是自治区级非遗项目“榆鼓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做了几十年榆鼓的他,是远近闻名的手艺人。榆木大鼓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打击乐器,因为这种鼓大如磨盘 ,也叫“磨盘大鼓 ”。喀喇沁的鼓,鼓壳选用当地结实耐用的老榆木,鼓皮选用2岁左右的黄牛皮,具有不易损坏、经久耐用的特性。由于榆木是硬木且坚固耐用,故而制成的鼓腔共鸣性好、鼓声纯正、声音远播,常用于当地的秧歌队、腰鼓队、乐队、剧团、皮影戏等文艺团队。
喀喇沁旗乃林镇的榆鼓制作技艺已有800多年历史,榆鼓制作技艺起源于蒙古肯特山下的兀良哈氏家族,他们在部落里是专门制作战鼓的工匠,清朝初期随喀喇沁王迁徙到喀喇沁旗落户乃林镇。经过26代传承人的加工、提炼、其制作技艺和演奏技法都在赤峰地区产生了广泛影响。2008年,乃林镇被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命名为“清乐榆鼓艺术之乡”,2009年榆鼓制作技艺列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制作一面榆木大鼓需要3~4天的时间,制鼓程序主要有制作鼓腔和蒙鼓皮两大步骤,每个步骤每处细节都马虎不得。以鼓皮为例,在蒙鼓皮之前就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先要把黄牛皮放在清水里浸泡一段时间,然后把浸泡好的皮子上的牛毛去掉,并把牛皮里的肉层戗干净,戗皮子需要反复进行三四次,才能保证鼓皮的最终质量,否则会影响鼓的声音。
乌有才用来蒙鼓皮的工具是他根据多年制鼓经验自主设计的,他称其为“抬具 ”。“抬具”外框是正方形,上面由很多大小的铁钩子组成,以便于蒙鼓皮的时候能够拉紧皮子,并进行松紧调试。做好前期工作后,就要将鼓壳放存“抬具”上将牛皮覆盖其上,用钩子拉紧皮子。
踩鼓,是蒙鼓皮的关键步骤,踩鼓的传统方式是一个人踩在鼓皮上反复踏踩,等皮子松了之后就紧皮,然后再踩再紧,如此反复进行,直至鼓皮完全绷紧。蒙鼓皮是一项非常考验耐力的工作 ,需要反复进行七八次紧皮调试和敲鼓试音才能完成。之后,还需要进行钉铆钉、上色等后续工作,至此一面鼓才算制作完成。
受工业生产线产品的冲击,乌有才制作的手工榆鼓曾遭遇低谷。但凭着结实耐用、音质上乘,乌有才手工制作的榆鼓再次受到市场的认可。如今,每年都有周边地区几百份的订单纷至沓来,乌有才父子俩一年到头也闲不下来。虽然已是年过八旬,但乌有才制作榆鼓的热情丝毫没有减弱,他说,要将榆鼓制作技艺代代相传下去。文·摄影/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首席记者 查 娜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