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要闻 > 正文

  地区生产总值由1949年的1526万元,达到2023年的5849.9亿元,扩大了约3.8万倍;经济实力稳居全国中西部城市前列,成为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顶梁柱”“排头兵”;人均GDP大幅跃升,由1949年的38元上升至2023年的264699元,人均GDP全国第一……一组组综合实力数据显著提升的背后,见证了鄂尔多斯75年的发展奇迹,也是鄂尔多斯75年锐意进取的生动写照。

  从“一煤独大”到“羊煤土气风光好”,从工业经济“一穷二白”到现代煤化工、新能源产业全面起势,从“沙进人退”的不毛之地到“绿进沙退”的片片绿洲,从几个人的科研队伍到“两院”院士领衔的完备人才体系,如今的鄂尔多斯,“四个世界级产业”势强劲足,“四个国家典范”提质升级,“四个全国一流”焕发新貌……

  新中国成立75年来,鄂尔多斯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鄂尔多斯以生动的转型发展实践,探索出一条从落后走向进步、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贫瘠走向富裕的跨越式发展新路,在中国式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绘就出一幅产业兴盛、民生幸福、创新发展的西部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新画卷,实现了“魅力暖城”的华丽转身。

  强产业,转型升级步履坚定

  75年来,鄂尔多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逐步构建起多元发展、多极支撑、多业并举的产业体系。

  金秋时节,走进国能神东煤炭集团上湾煤矿,从中控室大屏幕上看到,8.8米超大采高智能综采工作面上煤层被有序剥离,落到传送带上的煤块儿经过洗选,装车运往全国各地。

  鄂尔多斯市是中国煤炭第一大市,目前拥有320座煤矿,2023年煤炭产量达8.1亿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6。从2021年起,鄂尔多斯市承担起国家电煤中长期合同煤源保供任务,连续几年保障国内28个省区市的用煤需求,全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以一市之力“温暖千座城,点亮万家灯”。

  鄂尔多斯因煤而兴,却不唯煤而生。这些年,鄂尔多斯努力推动“一煤独大”向多业并举转变,增长动力由资源驱动向资源和创新双轮驱动转变,提出构筑四个世界级产业、四个国家典范、四个全国一流的“三个四”目标,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助力全产业“振翅腾飞”。

  新中国成立初期,鄂尔多斯现代工业几乎为零,经过75年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鄂尔多斯工业全面起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工业基因”已深深融入鄂尔多斯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

  作为国家14个大型煤炭基地、9个大型煤电基地、4个现代煤化工示范区之一,鄂尔多斯把资源型产业的发展重点放到资源转化升值上,加快实现“一块煤”到“一桶油”“一匹布”的纵向增值,打造门类齐全、体系完整、技术先进、规模一流的世界级煤化工产业。

  从2004年开始,神华煤直接液化、汇能煤制气、中天合创煤炭深加工等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汇能卓正煤化工、宝丰煤基新材料等一大批煤炭精深加工、转化增值项目接续引进落地。鄂尔多斯现代煤化工产业从无到有,再到部分技术工艺、产值效能世界领先,链条不断延伸、规模逐渐壮大,实现了煤化工产业纵向梯度增值,已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一批稳基础、利长远的支撑性项目相继落地,远景动力技术、隆基光伏科技、捷氢科技等多家大型头部新能源企业入驻,■下转第4版  ■上接第3版  为鄂尔多斯工业增长带来强劲动力,加速了“风光氢储车”一体化发展的新型绿色产业链条构建,高质量发展正在阔步前行。

  办实事,民生福祉全面增进

  75年接续奋斗,鄂尔多斯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民生事业作为工作重点,释放最大民生温度,获取安居乐业成绩单。建设公园城市,打造和美乡村,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民生福祉大幅增进,城市面貌不断刷新,“暖城”的实力与担当全面彰显。

  金秋的康巴什区,天蓝水净、花团锦簇。走在街头,独具设计感的城市建筑与大大小小的公园、广场遥相呼应,乌兰木伦湖两岸风光旖旎、如诗如画,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机融合,让这座舒展大气的草原新城展现出独特的风貌。

  75年来,鄂尔多斯围绕“住有宜居”的住房目标,从环境和基础设施配套等多方面改善提升城乡居住条件,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安居梦”。

  75年来,鄂尔多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教育事业成绩斐然,教育成为鄂尔多斯市高质量发展的缩影,成为百姓引以为荣的闪亮名片。

  75年来,鄂尔多斯不断加大公共卫生领域投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逐步建立起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75年来,鄂尔多斯持续提升文化软实力,使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交相辉映。全市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日益完善,文体事业较快发展,先后承办了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等国内大型赛事活动。

  经过多年努力,鄂尔多斯的城市硬件条件、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大幅提升,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中国投资热点城市、2023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荣誉称号,“魅力暖城”深入人心。

  促改革,科技创新日新月异

  75年与时俱进,鄂尔多斯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际行动,打通从科技强到区域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实施“科技兴蒙”行动,将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十四五”以来,鄂尔多斯围绕产业发展需求,以科技项目为抓手,共组织实施重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585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9项,在能源、化工、冶金等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填补了行业空白,走在了世界前列。采煤沉陷区4GW新能源大基地项目首次并网发电、可持续航空燃料柔性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电石法PVC无汞化生产技术实现全球首发……智能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一系列高新技术领域的先进技术和产品在“暖城”开花结果,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新动能。

  从步履维艰到蔚然成风。75年来,鄂尔多斯科技体系不断健全,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科技企业蓬勃发展。目前,已建成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25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企业3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0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76家……

  成群成势的高能级创新平台成为鄂尔多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如今的鄂尔多斯,把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结合起来,推动资源型城市向创新型城市蝶变,正在实现“魅力暖城”的华丽转身。(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郝雪莲)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编辑:杨净毓
15714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大美边疆·飞阅内蒙古】苍茫云海间 俯瞰马鞍山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