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美丽中国建设,对新时代新征程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林草兴则生态兴,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自觉强化改革担当,结合实际创造性抓好林草领域各项改革任务落实,为构筑牢不可破的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贡献林草力量。近日,记者采访了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肇晟。
内蒙古日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意见》对深化林草领域改革作出一系列安排。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是如何推动改革落实的?有哪些亮点和成效?
王肇晟:在这次部署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林草领域改革是重头戏。我们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的部署要求,把改革贯穿到各项工作中,推动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第一时间制定工作方案,建立“一项改革任务、一位局领导负责、一个处室牵头”工作机制,实行清单化、台账式管理,逐条逐项推进落实。截至目前,14项牵头任务已完成2项,年内还将完成3项,其余9项牵头任务和11项配合任务都在有条不紊推进当中。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一招,完善“林长+重点工作”机制,推行林草手续“一次申请、一文审批”合并办理,推动所属事业单位设立一批公益二类机构,着力打通难点、堵点、卡点,以改革实效带动林草工作全面提升。
内蒙古日报:内蒙古是我国治理荒漠化的主战场、防御沙尘暴的主防线,“三北”工程攻坚战三大标志性战役有“两个半”在我区。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在完善“三北”工程六期、防沙治沙三大标志性战役推进机制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
王肇晟: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重大政治任务。我们拿出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战黄沙、筑绿洲”,今年已完成防沙治沙1954万亩,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组织领导方面,将“三北”工程建设纳入林长制考核,构建起五级书记抓治沙责任体系。工程融合方面,按照自治区党委部署深入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先后发布《光伏项目防沙治沙技术规程》和《沙化土地综合治理技术规程》两项地方标准,建立起保量稳价、建管一体、农牧民参与、违约处置等机制,一体化工程沙化土地治理年度任务全部完成。多元投入方面,在用足用好国家项目资金的基础上,通过设立防沙治沙基金、动员央企参与、开展公益治沙等方式自筹资金112亿元,统筹用于各地防沙治沙。多方参与方面,制定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合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的意见及实施细则,推出15个方面44条措施,进一步明确农牧民参与防沙治沙的责任、权利和义务,鼓励各地探索“先建后补”“以工代赈”“以路治沙”等模式,奏响防沙治沙“大合唱”。联防联治方面,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推动蒙甘陕宁同题共答、同向发力,构建起协同治沙、管沙、用沙工作格局。联合三峡集团实施浑善达克—科尔沁沙地南缘治理项目,打造央地合作示范样板。要素保障方面,按照科技“突围”工程的部署,实施15个防沙治沙科技攻关项目,赋能“三北”工程攻坚战。推出降低治沙成本提高治沙效率7条措施,建设保障性苗圃40处、育苗3.2亿株,各类育苗基地面积达39万亩,可为明年供苗木20亿株左右;建成草种繁育基地36.7万亩、年制种能力达到800万公斤;鼓励各地就地取材、变废为宝,适度超前储备沙障材料114.2万吨,全力保障“三北”工程用种用苗用材需求。建后管护方面,推行“国有林场+”模式,探索“三北”工程建设成果由国有林场代管机制,鼓励国有林场采取“场外办场”“场外管林”等托管方式,不断提升生态建设成果管护质效。
内蒙古日报:保护草原、森林是内蒙古生态系统保护的首要任务。请问,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在健全生态建设成果长效管护机制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王肇晟:“三分建设、七分管护”。我们把加强生态管护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来抓,聚焦突出问题,完善工作机制,全力守护好来之不易的生态建设成果。一是着力解决草原过牧问题。在17个旗县开展解决草原过牧问题试点,通过舍饲圈养、提前出栏、异地代养等方式,分流超载牲畜357万羊单位,试点旗县草畜平衡指数全部降到10%以下。草原生态补奖资金管理权限调整到林草部门后,及时出台管理办法和绩效考核办法,建立健全补奖资金发放与保护责任履行挂钩机制,今年共查处违规放牧案件14864起、罚款4429万元,并对1278户违规放牧的农牧民扣发补奖资金457万元。通过一系列务实有效的改革举措,全区休牧期、禁牧区平均违规放牧率和草原利用强度预警面积实现“三下降”,广袤草原得以休养生息。二是着力解决毁林毁草问题。全力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林业资金审计等反馈问题整改,整改率达到85%以上。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住建和生态环境领域重点违法问题集中整治专项行动,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破坏林草资源违法行为,共查处相关问题9000余件,坚决守牢生态安全底线。三是着力解决林草行政执法力量薄弱问题。积极推动自治区人民政府继续授权公安机关行使林草行政处罚权,指导各地组建林草执法中队25个、恢复基层林草工作站29个,管好用好护林员、草管员队伍,打通林草资源管护“最后一公里”。
内蒙古日报:内蒙古生态资源十分丰富,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请问,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在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路径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王肇晟:生态资源就是经济资产,“常青树就是摇钱树”。我们以改革思维和创新理念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加快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政策举措,不断拓宽“以绿生金”“养绿引金”“点绿成金”的渠道,努力把更多生态财富变成经济财富,让内蒙古的生态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一是做好林草沙产业文章。研究编制林草产业发展规划,制定推进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及政策清单,投入8000万元扶持重点林草产业发展,预计今年全区林草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紧紧抓住“三北”工程攻坚战带来的发展契机,积极探索“生态+”多业态融合模式,培育和延长林草沙产业链条,在“沙海”变“绿洲”中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二是做好林草碳汇文章。成立碳汇局,出台林草碳汇中长期发展规划、碳中和林项目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完成了林草碳潜力评估报告,构建起林草碳汇资源“一张图”。动员企业捐资8000万元用于营造碳中和林,鼓励企业通过捐赠碳汇产品等方式抵消碳排放量4.6万吨,“十四冬”成为全国首个碳中和“冬运会”。开发CCER项目18个,实现碳汇交易3323万元,推动各类生态建设成果多渠道“变现”增值。三是做好集体林改文章。研究制定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指导喀喇沁旗、和林格尔县开展林改试点,为全面铺开打下坚实基础。加快推进“三权分置”,会同相关部门办理林权类不动产证8057本、处置集体林地承包经营纠纷32起。创新发展绿色金融产品,探索开展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林权抵押贷款等工作,积极引导金融资本“进山入林”,努力让更多群众端上“绿饭碗”、吃上“生态饭”。(记者 霍晓庆)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