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两会前夕,自治区人大代表、赤峰市翁牛特旗委书记孟和再次来到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新能源基地。驱车行驶在平坦蜿蜒的穿沙公路上,道路两侧草方格绵延不绝,苗木昂首挺立,牢牢“锁”住沙丘。
对孟和来说,忙碌是常态,但不管多忙,他总要抽出时间到一线,与干部群众深入交流,找问题、提对策。在他看来,人大代表要确保议案说得对、说得准,既要把群众的所思所想传递上去,也要把党和国家的声音传达下去。
“全旗已累计完成沙地综合治理551万亩,综合治理率达到82.6%。修建16条480公里穿沙公路,沿线综合治沙351万亩。‘以路治沙’是我们在推进防沙治沙过程中总结出的有效经验,第13条穿沙公路——乌白公路,荣获2023年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称号。”孟和深有感触地说,通过以路治沙,方便了治沙物资进入沙漠腹地、便捷了群众生活、通畅了农畜产品交易、发展了生态旅游,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沙丘之上,低头是困扰人们生产生活的沙海,抬头却是无穷无尽的风光资源。
过去一年,孟和带领全旗广大干部群众大力推进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探索形成了政府统筹、部门牵头、乡镇落实、嘎查村主责、群众主体的防沙治沙“以工代赈”模式。
孟和告诉记者,目前已有京能11万千瓦光伏、大唐20万千瓦光伏成功入驻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新能源基地,且实现并网发电。嘎查村和群众参与防沙治沙的积极性越来越高,通过防沙治沙“以工代赈”模式已带动4500余名农牧民实现就地就近务工,累计发放劳务报酬2350万元。
打好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是孟和工作的发力点,也是他作为人大代表履职的侧重点。到底要通过履职传达什么样的声音?孟和心里的答案越来越清晰——“我将继续扛牢扛实打好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的重大政治责任,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收集一线干部群众、行业内专家学者建议,真正把翁牛特旗防沙治沙的经验做法宣传好、把广大农牧民的心声传递好,力争交上高质量的履职答卷。”孟和说。(记者 宋爽)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