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新闻呼和浩特1月13日电(记者 张鑫 李姝廷)委员通道,通民心、道发展。1月13日上午,自治区两会首场“委员通道”正式开启。李国辉、安青梅、娜日苏、韩平共4位委员走上通道,围绕“区域合作深化行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生态气象”“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等内容建真言、献良策。一起来听听自治区政协委员的“金点子”!
澳区自治区政协常委 、澳门域多利国际物流总裁李国辉
“我尤为关注内蒙古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透过一些发展数据和亲身调研考察,我感受到内蒙古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火热势头。”李国辉如是介绍。
李国辉表示,将努力促进并拉动内蒙古与澳门在经贸、文化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利用澳门连接葡语系国家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协助内蒙古加强与葡语系国家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经贸合作。
同时,推动内蒙古与澳门在旅游、会展、金融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分享、优势互补。特别要落实好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区域合作深化行动”,积极助力内蒙古与粤港澳大湾区的经贸合作,为内蒙古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贡献力量。
自治区政协委员、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政协副主席安青梅
“内蒙古广大牧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鄂温克牧区为例,已经告别了油灯粪火,‘水电路讯’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已延伸到大草原深处;我们手中的粪叉镰刀已经被叉车、捆打一体机等现代化牧业机械所替代;我们不再挥舞马鞭放牧,而是手握遥控机操控无人机;我们还有饲草料中央厨房,点击鼠标就配制出科学营养的饲草进行智能化喂养……” 安青梅介绍了内蒙古从实施精准扶贫,到实现全面小康,再到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呈现出的欣欣向荣的景象。
安青梅说,草原上拥有现代畜牧业知识、懂得市场经营、注重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现代牧民们成立了“公司+牧户”、繁育托养、供销合作社等牧民专业合作社,以股权为纽带,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牧民变股东,实现畜牧业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让草原得到休养生息,谱写了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齐头并进新篇章。
“现代畜牧业到底是怎样的畜牧业?我想应该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以高效率、高质量、高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畜牧业;是引导牧民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积极参与草原保护和生态修复的畜牧业;是积极培育新型牧民和新兴业态,有效解决草原过牧问题,促进牧民增产增收的畜牧业;是深耕牧区转型,打造全产业链条,打破季节限定、四季兴旺的畜牧业。”安青梅说,在党的光辉政策引领下,未来牧区各族儿女定将以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挥舞马鞭,扬蹄奋进,唱响新时代的草原牧曲,谱写新时代的壮美乐章。
自治区政协常委、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正高级工程师娜日苏
“今年是我在草地与湖泊生态气象业务一线工作的第23年,也见证了内蒙古生态气象观测服务体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全过程。”娜日苏如是介绍。
“多年的工作经验让我意识到,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我本职工作和作为政协委员履职建言的契合点,基于20余年天然草场牧草长势监测、气候变化,特别是干旱对牧草生产的影响研究,近年来,我就提升人工饲草气象保障服务,推进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等问题提出多件提案、信息和大会发言,被党委政府采用。”娜日苏委员说。
深耕生态气象和牧业气象服务多年,让娜日苏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她建议:应建立更加完善、畅通的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常态化联络机制,从而更好地凝聚全国气象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建立对口指导基层台站专家联盟机制,进一步带动基层台站基础业务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水平的提升;创新气象社会化服务职能,保障自治区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工作高质量落地。
娜日苏表示,她将坚定地扛起这些荣誉与责任,继续走在绿水青山间,守护好内蒙古这片碧绿、这方蔚蓝、这份纯净。
“自治区建筑业从‘满面尘灰’的传统作坊式1.0时代,到‘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的建筑工业化2.0时代,现在正在向数字建造3.0时代迈进。新的机遇和业态正在驱动更有活力、更具潜力的建筑业。”韩平如是介绍。
“我从加入兴泰建设集团到现在‘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干建筑,一干就是28年。”韩平表示,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六个行动”中“重大项目谋划行动”“助企行动”“就业促进行动”让建筑企业的发展底气更足、信心更强。
韩平表示,站在新起点,需要我们以创新为引擎,锚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方向,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持续做强创新链、提升价值链、赋能产业链,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韩平建议,要以“工业化”生产方式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加码助力;要以“数字化”技术手段促进工程建造活动的效率提升;要以“绿色化”为目标让企业和社会享受“绿色”红利;要抓住科技创新是贯穿建筑业转型升级这一主线,通过高能级科创平台可以汇集人才资源,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融通发展,培育和发展建筑业的新质生产力。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