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要闻 > 正文

  南果北种结硕果。火龙果作为一种产自热带地区的水果,如今在赤峰市林西县林西镇黄河子村也迎来了丰收。

  岁末寒冬,记者走进黄河子村火龙果种植园温室大棚,放眼望去,一株株翠绿的火龙果植株整齐排列,颗颗鲜红饱满的火龙果垂挂在仙人掌状的蔓条上,犹如簇簇火焰,映出了果农红红火火的好日子。

  “我头一年试种植,居然就成功了。种植火龙果收入可观,一个月能有4000多元收入,比外出打工强多了。”黄河子村村民张秀华一边忙着给火龙果分拣装箱,一边笑着说。

  这个种植园占地面积约4亩,内设4个温室大棚,是林西县唯一一家火龙果采摘园。这里精心栽培的品种是“红玫瑰”红心火龙果,每年从8月初开始结第一批果实,每斤售价10元左右,每个棚产量约800斤,日均接待游客20人左右,采摘期可持续到新年前后。

  “2024年,4个棚年产值150多万元,带动周边47名村民实现就地务工,人均年增收3000元。我们不仅拓宽了订单式销售渠道,还吸引不少周边旗县的游客前来采摘体验。大家都说种火龙果有奔头!”黄河子村党总支书记王景春告诉记者。

  林西县种植火龙果的历史,要追溯到2016年。当时,该县老年科技协会从南方引进火龙果种苗3600株,经试验适宜林西气温条件下种植。火龙果是热带水果,对气候条件、土壤条件要求高。这里的村民刚开始试种,经验不足,没有完全掌握种植要领,火龙果开花量小,挂果数少,口感青涩,产量效益低。2019年,县里派科技人员再赴南方学习,请专家讲解指导,改良人工授粉、剪枝、除草等技术,火龙果终于试种成功。

  此后,林西县在林西镇积极引导农民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开办家庭农场等模式种植火龙果,大力发展乡村观光采摘游,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同时,通过引导种植户采取绿色种植的方式,保证火龙果的产量和品质,进一步打开火龙果销路,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大棚里,记者还看到了果蔬高低错落,完美搭配的场景。只见高大的火龙果苗沿着搭架顺势生长,枝丫间缀满了花蕾,下面套种的大白菜翠绿诱人。

  “火龙果种植地垄间距大,闲着也是闲着,合理利用这些土地,种些菜,又能增加一部分收入,一年一个棚能多赚七八千元,这种立体种植模式大大提高了果园的土地利用率。而且,套种的蔬菜口感和品质也比较好,很受消费者欢迎。”林西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杨宇红介绍。(记者 魏娜)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吴迪
11237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跨越8000年的“寻米”之旅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