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茫茫草原,一派静寂景象。1月18日,“嗡嗡嗡”的声音从空中传来,抬头循声望去,一架无人机正在达茂草原上空进行巡视,远处无人机操作员通过屏幕查看是否有人违规放牧,信号同步被传送回达茂旗林草局,工作人员在电脑上远程查看禁牧区实时情况。
“一些步行需要走很久才能到达的地方,无人机一会儿就飞过去了,非常方便。如果发现有违规放牧的,通过高空视角,AI羊群数量识别模型,牲畜数量、种类、所处位置坐标等信息清楚可辨,可准确地判断禁牧休牧区内的情况……”无人机操作员一边紧盯屏幕一边告诉记者。
达茂旗地处祖国北疆,全旗共有草原2341.46万亩,可利用草地面积2229.77万亩。禁牧休牧作为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重要途径,是促进草原休养生息、加快恢复草原植被的主要措施。在以往草原巡护工作中,执法人员常常面对找不到羊、找不到路、取证和固定证据不便等困难。相较于地面人工巡查,无人机具有速度快、范围广、精度高、成本低等优势,能够显著提升巡查效率,同时减轻了人员负担,针对偏远及车辆难以到达的区域进行无死角监控,实时拍摄并传输巡查区域情况,使巡查人员能够直观、准确地掌握现场情况,为开展草原巡查提供了新模式。
据了解,达茂旗建立了“空中+地面”“人防+技防”的立体巡查体系。同时,达茂旗林草局还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各苏木乡镇采取“理论+实践”模式开展无人机驾驶及AI视觉识别知识培训,确保参训人员能够熟练地掌握无人机操作技能,独立完成巡查任务。
据达茂旗林草局党组书记吕志刚介绍,林草局从上级财政部门争取禁牧休牧网格化管理资金,集中采购了14台大疆无人机,12个苏木乡镇各配发一台,主要用于全旗禁牧休牧以及森林草原防火的巡查监管。同时搭建无人机数据管理平台,创新采取“常态巡查+突击巡查+抽检牧户+交叉执法+广泛监督+科技赋能”的综合监管模式,开展过牧巡检巡查,做到严监督、强管理,有力提升了达茂旗禁牧休牧管护科技水平。同时,还聘用149名草管员实行网格化监管,开展常态+突击巡查,建立及时报告、立即处理的工作流程,为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无人机让草原巡护工作从‘苦力活’变成‘技术活’,让传统巡护工作模式与科技巡护有机结合,为保护达茂草原资源,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提供了坚实保障。”吕志刚表示。(记者 蔡冬梅 通讯员 赵楠)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