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协第十三届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
(2025年1月13日)
自治区政协主席 张延昆
各位委员:
我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的重要一年。自治区政协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全国政协的有力指导下,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紧紧围绕自治区两件大事,实现闯新路进中游奋斗目标,谋划推进政协履职工作,守正创新、团结奋进,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履职尽责,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过去一年,自治区党委全面加强对政协工作的领导。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会议多次听取政协党组工作、全体会议筹备、年度协商计划制定等工作情况汇报,研究安排政协工作。自治区党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区政协工作的意见》。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同志到政协文史馆调研指导工作,充分肯定政协工作,对加强和改进政协工作提出要求、明确思路。特别是孙绍骋书记出席三次全会,就政协工作作出部署,必将有力激发全区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履职尽责的干劲和热情。
过去一年,自治区政协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第一时间召开政协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专门增开一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第一时间把中共中央改革部署和自治区党委改革举措传达到全区各级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带头面向基层干部群众开展宣传宣讲,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和各族各界人士深刻认识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深切感受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深刻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进一步坚定改革决心、增强改革信心、汇聚改革合力。结合政协工作实际,制定印发《自治区政协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工作方案》,提出一系列改革举措,推动政协改革走深走实。
过去一年,自治区政协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第一时间召开政协党组会议传达学习,在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中增加相关议题,自治区政协各级党组织多次开展专题学习研讨,在全区政协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召开自治区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座谈会,自治区党委、人大常委会、人民政府有关领导同志出席会议,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同志作讲话,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要求不折不扣落实。
一年来,自治区政协常委会认真履行各项职能,着力推动政协工作创新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这一年,我们坚持讲政治、明方向,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更加有力。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始终在党的领导下谋划推进政协工作。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统揽政协工作的总纲,深入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全面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年召开党组会议43次、主席会议21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12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小组共开展各类学习实践活动28次。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联组会后,第一时间组织住区全国政协委员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更好把握履职方向。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纳入政协党组、常委会工作要点,融入政协履职全过程各方面。自治区政协省级领导围绕10个专题开展深入调研,形成了高质量调研报告。常态化组织专题辅导、座谈交流,持续开展中长期课题研究。连续三年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同创共建活动”,编纂《内蒙古宗教界拥党爱国历史佳话》画册。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书画展,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同志,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王莉霞同志等党政领导实地观展,全区近7万名各族各界人士参观展览,对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政协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全年就制定党组工作要点、增开协商会议、开展“京蒙协作 政协助力”等重大事项,向自治区党委请示报告78次。政协党组定期听取机关党组、专委会分党组工作情况汇报,推动工作落实。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意识形态工作,制定工作要点和清单,把牢工作主动权。高质量完成自治区党委交办的重点工作任务。主席会议成员走访联系乡村振兴帮扶旗县9个,走访民营企业和商会43家、专家27位。围绕《关于充分发挥新时代政协委员作用的意见》贯彻落实情况,主席会议成员率队开展专项督查调研,推动自治区党委要求落地见效,有力保障政协委员更好发挥作用。着力加强政协党的建设。召开全区政协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强化抓党建、促履职、强队伍的鲜明导向。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深入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举办读书班、专家辅导、专题党课、交流研讨等各类学习活动100余场次,举办“守党纪·颂清风”廉政主题书画展,开展警示教育9次,引导广大党员委员和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持续推进坚强堡垒“模范”支部创建工作,2个党支部被自治区党委直属机关工委评为2023年度坚强堡垒支部。
这一年,我们坚持谋良策、促发展,助力办好两件大事更加有为。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自治区五大任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六个工程”等重点工作协商建言,组织开展各类协商活动19场、视察考察5次、界别活动35次,协商报告全部得到自治区党政领导批示,为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紧扣助力完成好五大任务聚焦用力。围绕“推进‘三北’工程建设,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加强矿山治理修复,探索支持第三方治理模式”、“荒漠化综合防治,助力打好科尔沁、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等开展调研协商,助力把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构筑得牢不可破。围绕“推动‘政协+法院’民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建设”、“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解决边境地区人口空心化问题”等开展调研协商、督办重点提案、组织界别活动,助力把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构筑得坚不可摧。围绕“推动高载能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 助力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对接北京智能算力需求 加快算力产业发展”等开展调研协商、督办重点提案,助力把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建设得势强劲足。围绕“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提升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综合生产能力”等开展调研协商、视察考察,助力把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得量大质优。围绕“推动内蒙古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内蒙古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新一轮京蒙协作全方位务实开展”等进行调研协商,助力把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打造得巍然蓬勃。紧扣助力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持续用力。围绕“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挖掘‘北疆文化’价值,助力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加强基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等开展调研协商、督办重点提案。紧扣助力实施好“六个工程”精准发力。围绕政策落地工程、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温暖工程、诚信建设工程、科技“突围”工程开展专题调研,组织召开5场专题协商会。围绕“自贸区创建工程”开展考察调研。紧扣助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用情用力。深度关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人民群众关切的问题,围绕“推进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均衡配置”、“提升我区旅游供给质量,打造休闲度假内蒙古”、“提升城乡饮用水安全”、“完善托育机构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三级综合医院重症医学专业建设”等开展调研协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提交提案和大会发言。一批履职成果得到转化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加强社会诚信建设”调研报告被自治区诚信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分解为24条具体举措;“加强矿山治理修复 探索支持第三方治理模式”协商报告为自治区人大立法工作提供重要参考;“提升我区旅游供给质量,打造休闲度假内蒙古”、“推动内蒙古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协商报告有关建议被文旅厅采纳。
这一年,我们坚持聚共识、增团结,闯新路进中游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更加牢固。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持续推动落实10个凝聚共识专题,引领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政治上团结合作、思想上共同进步、行动上步调一致。凝聚共识平台进一步拓展。召开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专题座谈会,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文艺汇演、油画作品展、主题运动会等,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和各族各界人士深切感受新中国成立75年来的伟大成就和人民政协的历史贡献,进一步激发砥砺奋进新征程的工作热情。举办知情明政吹风会,通报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围绕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守正创新,以新质生产力建构中国摄影融创美学”同北京市政协联合开展2场政协报告厅。聚焦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区块链知识、煤化工产业发展、北疆文化建设等课题,举办专题讲座12场次。组织编印《“京蒙协作 政协助力”2024年度工作要览》、《内蒙古区情概览》、《政协委员风采录》等28册履职成果丛书,展示政协履职风采。团结联谊质量进一步提升。主席会议成员带头走访各民主党派区委会、自治区工商联,为其参加政协会议、专题调研、视察考察、民主监督等重点活动搭建履职平台、创造良好条件。政协党组成员同党外委员开展谈心交流,沟通思想、增进共识。举办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座谈会。落实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全年开展谈心谈话24756人次。320人次参加送科技、送医疗、送温暖“服务为民”活动。同港澳台侨代表人士的联系进一步密切。组织港澳、侨联界、台联界、对外友好界委员围绕城市建设、文旅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科技合作等情况开展视察考察活动。建成内蒙古首个“港区内蒙古政协委员——呼和浩特爱心小家”,组织开展“健康伴我内蒙古行”、“开眼看世界”2024暖城之旅等活动。实地走访看望港澳委员,首次邀请海外侨胞代表人士列席政协全体会议。宣传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推动构建全区三级政协联动的新闻宣传新格局。在全国政协办公厅新闻宣传工作座谈会上,自治区政协作典型发言。配合中央网信办、人民政协网开展“理响中国·讲好‘中国式商量’故事”网络主题采访走进内蒙古活动,人民日报、新华网等中央级新闻媒体持续关注报道自治区政协工作,集中推出报道40余篇。稳步推进政协融媒体“北疆同心号”品牌建设,“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1711条,阅读量达266万,最好成绩位列人民政协网“商靓榜”第3名、“政能量榜”榜首。
这一年,我们坚持抓管理、提质效,政协自身建设更加过硬。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迈上新台阶。“提标、提速、提效”成效明显。将2024年作为“提标、提速、提效年”,召开动员部署会,提出改进提升具体要求,创新建立模块化菜单式工作机制,坚持“工作模块化、模块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节点化”,对政协工作进行模块化解构、菜单式梳理。持续开展制度“立改废”工作,修订协商工作规则等制度,制定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实施办法等制度,持续解决“慢、粗、虚”、“三多三少三慢”问题。服务住区全国政协委员高质量履职。加强信息化建设,“政协云”平台提质升级,智能会议系统全面推开,实现会议文件电子化。2023年度领导班子考核中,自治区政协办公厅、教科卫体委员会、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被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评为优秀等次。专委会基础性作用更好发挥。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专门委员会工作的意见》,提出10个方面具体举措,推动专委会工作“专”出特色、“专”出质量、“专”出水平。在全国政协专门委员会工作会议上,自治区政协提出的“突出调研报告履职成果、协商报告履职成果、凝聚共识履职成果”经验做法,得到全国政协肯定。建立政协秘书长、专委会主任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召开会议6次,通报履职情况,协调有关事宜。主席会议专题听取各专委会工作汇报,推动各专委会深入了解对口领域工作进展情况,形成工作积累,建成相关领域的政策库、数据库、人才库、案例库,提高建言资政的针对性。干部队伍建设持续强化。落实《关于加强政协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通过竞争性比选、事业单位公开选聘、转任等方式,充实工作力量,优化干部结构。召开机关年轻干部座谈会和竞职演讲会,成立政协青年工作委员会,举办“团结联谊迎新春 展望奋进新时代”先进表彰会,激发干事创业热情。优化离退休干部服务保障工作,召开干部荣誉退休座谈会3次。积极响应自治区团委“扬帆计划”,为高校学生搭建学习实践平台。委员履职积极性充分激发。常态化开展委员读书、理论学习和政治培训,举办第三期委员专题培训班。全区各级法院聘请政协委员为人民陪审员64名、特约监督员214名。落实委员履职承诺践诺和主动请辞制度,首次组织全体委员在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期间现场集中签订2024年履职承诺书,印发工作措施、工作流程和任务清单,引导委员高质量完成“六个一”履职任务。此项工作入选自治区党委“创新成果和典型经验大起底”。《人民日报》对这项工作进行深度采访报道。自治区党委开通代表委员建言直通车以来,政协委员提出的建议占比达52%,“提高妇女卫生费标准”等一批意见建议转化为制度和实践成果,以“高速公路提速”社情民意信息为素材拍摄了首部政协题材微电影《提速》。
这一年,我们坚持强基础、促履职,经常性工作更加扎实。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优化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政协经常性工作质量和水平。提案工作取得新突破。完善党委、政府、政协联审、联交、联督、联评提案工作机制,召开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提案交办会,深度开展提案办理“面对面”协商活动,探索推行重点提案“清单式”办理模式,自治区党政领导、政协主席会议成员等督办重点提案86件,全年办理提案964件。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取得新进展。强化与全国政协办公厅、自治区党政有关部门的对接,准确把握信息工作的方向重点。在全国政协办公厅2024年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座谈会上,自治区政协作典型发言。建立信息筛选会审机制,优化信息反馈机制,创办《政协信息内部参阅》刊物,进一步提升信息工作质效。社情民意信息被全国政协办公厅采用超百篇,自治区党委办公厅采用率提升5.3%,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采用率提升8.5%。文史工作取得新提升。不断完善自治区政协文史资料数据库,出版4期《内蒙古文史资料》,编辑《十三届政协开局之年履职专辑》,充分发挥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重要作用。推进文史馆规范运行,强化文史馆功能建设,共接待121个区内外单位、团体观展2390人次,被命名为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
这一年,我们坚持抓改革、重创新,政协履职平台更加多元。把参与中心、助力发展,融入中心、履职为民作为改革创新的重要抓手,不断丰富履职方式,着力打造三个特色履职品牌。“京蒙协作 政协助力”巩固提升。召开2次京蒙政协工作联席会议,全区政协经验交流会,举办纪实图片展,围绕京蒙协作“六个倍增”计划组织召开6场政协助力推进会,创新开展助推首都“护城河”建设工作,开展走访北京在内蒙古企业工作。主席会议成员带队赴北京市开展21场对接活动,助推京蒙两地相关部门开展调研对接50余次。助力京蒙协作由对口帮扶向全方位合作转变,由帮扶部分盟市向与所有盟市合作全覆盖延伸,合作领域更加拓展、合作成果更加丰硕。2024年4月这项工作编入“2023年度全区改革优秀案例”。“政协+法院”民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持续深化。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政协+法院”民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十条措施》等制度,召开工作交流座谈会,以人民调解员同等待遇落实政协委员特邀调解员工作补贴,激发委员参与调解工作积极性。依托全区政协委员工作站(室),组织1750名政协委员特邀调解员参与调解案件18126件,调解成功11538件,调解成功率64%。2024年4月这项工作编入“2023年度全区改革优秀案例”。《内蒙古改革》刊发《自治区政协和高院以“政协+法院”民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一文,报道相关做法和经验。委员信访代办工作有序开展。举行全区政协委员开展信访代办工作启动仪式,制定印发《关于组织政协委员开展信访代办工作的实施方案》,完善与自治区信访局的常态化联络机制,协同推进委员信访代办工作。全区近1/3政协委员担任信访代办员,参与代办信访事项2982件,化解2515件,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新华社刊发《内蒙古政协扎实开展信访代办工作》一文,予以专题报道。
这一年,我们坚持强联动、聚合力,对盟市、旗县(市、区)政协的联系指导更加有效。召开全区政协专门委员会工作会议、提案工作会议、文史工作视频会议、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座谈会、新闻宣传工作座谈会、盟市政协秘书长工作交流座谈会等,总结经验做法,研究共性问题,推动政协整体工作提质增效。以重要协商课题为纽带,组织全区三级政协开展联合调研、联动协商。围绕加强沿黄地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议题,召开自治区沿黄七盟市政协协商研讨会第一次会议,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走访盟市政协、部分旗县(市、区)政协机关,看望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自治区政协组织的委员培训、专题讲座等,视情以视频会议形式延伸到盟市政协,共享学习资源。各盟市、旗县(市、区)政协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政治站位更高了、协商建言更准了、凝聚共识更深了,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有了新的提高。深入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各地委员之家、委员工作站(室)功能越来越全,发挥了积极作用。广大政协委员强化使命和责任担当,积极参与现代化内蒙古建设,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尽职尽力,在助力全面深化改革中献计出力,在促进民生改善中倾心用力,在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中群策群力,彰显了新时代政协委员的新风采。
一年来取得的工作成绩,是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全国政协有力指导的结果,是自治区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自治区人大、人民政府及区直各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人民政协各参加单位、各盟市和旗县(市、区)政协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广大政协委员担当奉献的结果。特别是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同志,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王莉霞同志等党政领导多次参加政协重要会议和活动、督办重点提案、批示履职成果,全区政协干部职工和各级政协委员深受鼓舞。在此,我代表自治区政协常委会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要求和新时代新征程人民政协事业发展需要相比,政协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主要是,开展协商式监督的创新举措还需进一步完善,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的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专委会基础性作用还需进一步强化,委员主体作用发挥还需进一步加强,社情民意信息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联系群众、服务人民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等。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推动解决。
二、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自治区政协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深入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区政协工作的意见》、《关于充分发挥新时代政协委员作用的意见》,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聚焦贯穿一条主线,办好两件大事,弘扬蒙古马精神,闯新路进中游,围绕深化落实“五大任务”、巩固提升“六个工程”、有效实施“六个行动”、编制“十五五”规划、深化京蒙全方位合作等重点任务,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作出政协贡献。
新的一年,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正确履行职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落实好“第一议题”制度,坚持和完善以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引领,以党组会议、主席会议、常委会专题讲座、委员培训等为重点的学习制度体系,通过专题研讨、辅导讲座、专题宣讲等多种方式,深入学习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理论研究和宣传阐释,持续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新的一年,要坚持围绕党委中心工作,聚焦办好自治区两件大事建言资政。聚焦自治区两件大事、“六个工程”、“六个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深化改革任务、人民群众热点难点问题等,深入推进协商议政。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围绕“助力高质量编制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五’规划”、“发挥绿色算力优势,推动人工智能与应用场景相结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做大新能源产业规模”、“稳步扩大开放,赋能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促进文旅体商一体联动”、“挖掘和弘扬长城文化价值,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煤化工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加强黄河流域内蒙古段水生态保护修复”、“助力接续实施‘六个工程’,深入推进‘六个行动’”等开展协商议政。坚持参与中心、助力发展,深入推进“京蒙协作 政协助力”,围绕“持续拓展‘京蒙协作 政协助力’‘六个倍增’计划成果”、“‘京蒙协作 政协助力’助推首都‘护城河’建设”等开展协商议政,助力京蒙全方位合作。坚持融入中心、履职为民,围绕“完善新就业形态从业者劳动权益保障”、“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牧区二轮土地延包”、“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政协+法院’民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走深走实”等开展协商议政,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积极服务社会治理。加强政协协商同其他协商形式的协同配合,助力完善协商民主体系。健全协商民主机制,完善协商工作规则,不断拓展协商方式和平台,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新的一年,要坚持凝聚共识促团结,努力画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的最大同心圆。进一步完善人民政协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政治作用的工作机制,多做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工作。落实好“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10个凝聚共识重点,把凝聚共识融入视察考察、调查研究、协商议政、民主监督各项履职活动,引导各族各界始终同党委同心同德、同向同行。支持和保障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积极参与政协履职活动,完善情况通报、座谈交流、联合调研制度,深化落实政协党组成员联系党员委员、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和谈心交流等机制。密切同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少数民族人士、宗教界人士的沟通联系。健全完善联系走访、交流联谊机制,鼓励引导港澳台侨代表人士更好融入内蒙古、热爱内蒙古、建设内蒙古。弘扬北疆文化,发挥政协文史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作用,举办主题书画作品展。全面加强政协新闻宣传工作,健全工作制度机制,建好建强舆论宣传阵地,努力开创政协新闻宣传工作新局面。
新的一年,要坚持以改革精神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政协履职能力水平。以改革思维系统谋划、以创新举措强化落实,深入推进政协改革工作,推动政协工作守正创新、全面发展。加强委员队伍建设,坚持激励和约束并重,改进优化委员履职评价体系,全面落实委员履职承诺践诺和主动请辞制度,推动委员履职任务“六个一”有评价、有结果、有成效。注重严管和厚爱结合,着力提升机关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履职本领,持续解决“慢、粗、虚”、“三多三少三慢”问题,把敢扛事、愿做事、能干事、干成事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的重要标准,营造有为者有位、优秀者优先的浓厚氛围。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全面提升资政建言和专题研究的精准性与专业性。强化专委会建设,大力开展“一委一品”创建活动,推动专委会工作专起来、活起来、强起来,更好发挥专委会基础性作用。为住区全国政协委员履职创造条件。推进政协信息化建设,改进提升“政协云”平台,推进OA系统建设。加强对盟市、旗县(市、区)政协工作的联系指导,召开全区盟市政协主席座谈会、秘书长工作座谈会和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座谈会等,组织开展三级联动民主监督性协商,完善座谈交流、协同联动、培训共享等机制,形成上下连接、内外联动、协同运转的工作格局。
新的一年,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政协党的建设。坚持在自治区党委领导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创新建立“党建+调研”模式、完善“党建+协商”机制、打造“党建+聚识”平台,推动党建工作与政协履职互融互促、走深走实。严格落实党建、意识形态和党风廉政建设政治责任,着力加强机关和专委会党建工作,拓展模范机关建设成果,夯实党建工作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履职。
各位委员,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自治区党委坚强领导下,牢记政治责任,发扬优良传统,同心同德、接续奋斗,为实现闯新路进中游奋斗目标、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