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要闻 > 正文

北疆新闻呼和浩特1月27日电(石茹意)春节将至,游子归乡忙。在呼和浩特站,熙熙攘攘的人群怀揣着对家的思念,踏上归乡的旅程。

乡音无改鬓毛衰

“大哥,您回哪里过年啊?来呼和浩特几年了”。

“我来自辽宁铁岭,来呼和浩特工作已经12年了”。

“您这东北口音一点也没变,浓浓的东北味儿!”

说话的是50岁的樊英林,在呼和浩特从事电梯行业,“呼和浩特这嘎达是我第二个故乡了,这地方特别地好。”他感慨地说。

谈及回家带得礼物,樊英林笑着说:“我现在回家都不带什么礼物了,把钱直接给媳妇就行了,女儿学习也挺好,去年和今年都考第一,非常欣慰。2025年,就是希望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千里携珍归故乡

“我4年没回家了,这次回家特意瞒着老父亲,想要给他一个惊喜,看看他见到4年没见的儿子会是啥表情。”常双春说着,眼眶微微泛红。

常双春来自河北邯郸,在呼和浩特做水电工程有12年了。母亲在他20岁的时候已去世,而他从那个时候开始在外面漂泊务工,去过山东、重庆、深圳等多个地方。

“我出来打工以后,与父亲见面的机会并不多,每年也就是在过年时陪他几天。父亲特别爱吃内蒙古的羊肉,今年早早给家里邮寄一只羊,这次回家,我不仅带来达茂旗的羊肉,还带了牛肉、肚包肉、奶制品等。”常双春边说边拉开行李箱,里面满满当当都是特产,而属于他自己的衣物,不过一件上衣和一双鞋。

常双春说,他2025的新年愿望就是希望老父亲身体健康,能够平安长寿。

哈尔滨爱情故事

“我要回哈尔滨岳父家过年,给岳父带了点内蒙古的特产——牛肉,特意拿了一个推车拉着,回来的时候岳父每年都要给我们拿点东北的特产,黏豆包、香肠、蘑菇等;我这都拉坏两个小推车了。”彭仟家笑着分享道。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人。

彭仟家是土生土长的内蒙古人,与妻子结婚10多年。谈到妻子,他脸上便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和妻子认识三个月就领证结婚了,我们是那种老式恋爱,朋友牵线以后,电话沟通了一个月,见面了两个月,就闪婚了。”

陈立东的6年“春运”路

陈立东是呼和浩特客运段哈尔滨车队车长,从2013年参加工作至今,他已经经历11个春运,这是他在列车上过得第6个春节。

“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在列车上过春节,当时觉得特别新鲜热闹,听着列车上回家的人讲故事,感触很深。”陈立东怀念的说道。

提及家人,陈立东眼里闪过一丝愧疚,但更多的是坚定:“刚开始媳妇可能不理解,过年我都没法陪在身边。时间长了,他们也明白了这份工作的意义。虽说小家不能团聚,但是能保障更多的人可以在春节时平安快乐的回家,这就是我工作的意义,很值得,也很欣慰。”

虽在列车上过年,但年味依旧浓烈。“我们这次准备了10道特色年夜饭,有我最喜欢吃得巴彦淖尔猪肉烩酸菜。还会包饺子,邀请旅客一起吃,还有各种表演。”陈立东边说边比划着,言语中满是对这份特殊春节的期待。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杨净毓
10475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闭幕会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