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运行监测
北疆新闻呼和浩特1月28日电(记者 张鑫 )近日,一股强冷空气席卷内蒙古。1月27日,记者走进位于呼和浩特市的北京管道公司内蒙古输油气分公司托克托作业区,探寻在寒冷挑战下该作业区如何确保天然气运输机组安全运行,保障居民和企业稳定用气。
随着气温降低,工作人员正在站控室分析智能系统生成的生产数据报告。记者注意到,原本需要运行人员监屏的运维模式,现在已经转变为人员待机值班,依靠智能控制系统自主处置异常工况了。这主要得益于北京管道公司坚持科技创新,持续推动国产压缩机组智能控制系统提升。
托克托作业区工程师霍威宇介绍,该技术在行业内首次实现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压缩机组的在线控制,通过神经网络对压缩机性能进行精准建模,准确的预测和优化压缩机的最优运行状态,指导操作人员做出决策。
运行数据
“以前,我们每一次值班启停机组需要六人次,目前通过这项技术可以实现一个人待机值班、北京远程启停机组,在夜间或者气量变化的时候根据现场的工况,自动调整运行参数,保证机组平稳运行。”霍威宇说。
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使托克托站在电费和天然气方面每年节约费用240多万元;机组并网时间由原来60分钟降至15分钟;智能系统投用后连续安全运行7000小时,智能分析系统均能提前准确预测异常工况,并在200毫秒内自适应响应处置了异常工况48次,为我国油气管道的智能化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同时,托克托作业区的APL仪表双系统成功上线,通过高性能的工业以太网,系统实现了仪表数据的高速、稳定传输,同时兼容传统非APL仪表接入,大幅提升了系统灵活性和兼容性,为国家能源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
托克托作业区生产副主任王志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APL仪表主要解决了现场智能化仪表传输问题,由原来的低宽带换成高宽带,传输速度更快了、更精准,为后续推动作业区管理模式向智能化、精细化方向迈进打下了可靠基础。
“目前,北京管道公司内蒙古输油气分公司正在借助神经网络预测算法,进一步加强能源供应保障力度,满足企业和居民用气需求。”托克托作业区工程师乔林普介绍,入冬以来,每天超有3920万方天然气由作业区输送至北京及沿线地区,每天供应沿线2600万户家庭及工业用户一天的用气量,到目前安全运行已达2243天。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