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新闻呼和浩特2月3消息(记者 张鑫)唐包铁路,全程899公里,西起内蒙古包头站、东至河北曹妃甸西站,链接煤矿坑口与下海港口,是我国“西煤东运”“铁海联运”的黄金通道。
俯瞰呼和浩特南站,21条股道密集如织,C80鳞次栉比,一列列煤龙整装待发。春运期间,每日有近30列万吨煤龙在这里整装待发。
位于这里的呼南机务折返段,是万吨煤龙出塞北的首发站,每天都有60多名乘务员在时刻待命,护送电煤“出区达海”。
28岁的刘建国,是国铁呼和浩特局呼和浩特机务段呼南运用车间万吨司机中最年轻的一员,今年是他单独以来的首次春运,他将护送万吨煤龙从呼和浩特南站出发,沿阴山南麓、穿越燕山山脉,直奔渤海之滨曹妃甸港,守护能源保供路。
万吨司机的“门槛”很高,运行里程必须达到16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跑4圈左右,还要通过国家铁路局组织的铁路机车车辆驾驶人员资格考试,堪比从大熊猫里选“王牌”。
驾驶火车
“我一次性考上副司机、司机。”入路仅6年的刘建国,每场考试都是一次“上岸”,成为了这条线上年龄最小的“大车”(即能独立驾驶万吨大列的年龄最小的司机)。
唐包线上,12‰以上的坡道就有9处,垂直高度近1300米,相当于抬着1万吨煤爬衡山,这些坡道对普通列车影响不大,但对惯性极大的万吨列车来说,调速、刹车都要根据现场实际精密计算,非常考验司机的操纵水平。运行中最为繁忙的区段是万全西至孔家庄区间。在不到30公里的里程中,需要完成3次精准调速并通过2个分相,3次调速的时间间隔非常小,几乎每一次操纵都紧紧衔接。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刘建国需要完成刹车、调速、联控等近10个步骤操纵,确保列车控速准确,顺利通过车站。
检查设备
2018年入路的刘建国,毕业于内蒙古大学自动化专业,和大多数毕业生一样,充满了对新环境的无所适从。
所学专业不能学以致用、无法适应倒班组作业……
一开始,他总是自嘲:“上学学的是‘自动化’,上班却开了个‘手动挡’。”但在一次模拟实训后,他找到了专业结合工作的新方向。
近年来,该车间先后配备了8台HXD1和2台HXD2机车模拟操作台和及轨道模型、火炬、响墩、短封线、接触网、受电弓、车钩等实习设备。他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帮助车间打造“菜单式”“订单式”的“自助”培训模式,职工可以根据自己业务缺项,在手机上直接预约课程,打破地域、时间限制,自选个性化的培训。在刘建国的帮助下,不到一年就培养出了4名“准司机”,其中2名徒弟已经具备了单独值乘资格。
如今,刘建国的收入高了,也成家了,过段时间打算把父母也接到首府生活,刘建国的小家随着火车开上了快车道。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