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漫长的冬季过后,通辽市扎鲁特旗各地陆续进入接羔保育期,新生命的诞生给广袤的扎鲁特草原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更为农牧民经济收入的增长注入了新动力。
2月17日,记者走进扎鲁特旗乌力吉木仁苏木白音图门嘎查牧民乌友坦家,棚圈内暖意融融,一只只可爱的小羊羔活蹦乱跳,“咩咩”的叫声此起彼伏。乌友坦正忙着为产羔母羊添加“营养餐”,并仔细检查新生羊羔的健康状况。她高兴地说:“我家有基础母羊600多只,目前已经下了100多只羊羔,为了确保母羊的体膘和羊羔的成活率,入冬后,我购买了充足的玉米秸秆、牧草、玉米精饲料等,借助标准化棚圈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保障了羔羊的成活率。”乌友坦一家虽然忙碌,但心里却是美滋滋的。
同样,在扎鲁特旗嘎达苏种畜繁育中心中美羊保种场也迎来了接羔保育关键阶段。据介绍,该保种场是以培育中国美利奴细毛羊(科尔沁型)为主要目标而创建的,现有20余亩的标准化羊舍、饲草库及办公区和3000亩打草场,这里被自治区农牧厅认定为自治区级细毛羊保种场。
接羔育幼工作是畜牧业生产的关键环节,每逢产羔高峰期,为了让母羊营养充足,小羊羔身体健壮,嘎达苏中美羊保种场都会早早储备足够的饲草料,加强动物疫病监测和防控,完善种场基础设施建设,为母羊生产过程提供全方位技术保障和支持,确保母畜安全,提高仔畜成活率,为全年畜牧业生产奠定良好基础。同时,为了让体质差的小羊羔健康长大,保种场采用大小羊分开管理模式,分开期间母羊无需管辖小羊,安心进食草料,体质弱的小羊则由饲养员“加餐”单独喂食。此外,饲养员会在规定时间通过背部的编号为小羊羔找到妈妈,这样既能保证母羊可以为羊羔提供充足的奶水,也能让体质弱的小羊羔健康成长。
为做好接羔保育工作,年初以来,扎鲁特旗加快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不仅通过各类政策、项目,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饲草料储备等工作,还通过技术指导、业务培训,提升牧民群众科学搭配补饲、母畜孕期管理、羔羊疫病防治等知识,大力推行标准化、规模化、精细化养殖,极大地提高了畜牧业防灾减灾能力,保障了全旗接羔保育工作的顺利有序推进。目前,全旗大小畜产仔数为153.52万头(只),成活率达97.8%。(记者 鲍庆胜 通讯员 白敖敏)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