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新闻呼和浩特4月21日消息(杨净毓 李文华)4月21日下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深入开展‘六个行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系列之就业促进行动主题新闻发布会。
会上,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永祥说:“今年内蒙古自治区计划建设850万亩高标准农田,力争以工代赈规模达20亿元以上,比去年增加4亿元,来带动更多就业。”
年初,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制定了《任务清单》,提出了9方面任务举措,落实就业促进行动。
强化脱贫人口稳岗就业方面。充分发挥帮扶产业带动就业作用,力争今年用于产业发展的衔接资金比例不低于70%,让脱贫人口从产业发展中获得更多实惠。开发8.5万个以上乡村公益性岗位,推动就业帮扶车间提档升级,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20万人以上。
推进京蒙劳务就业基地建设方面。大力培育“兴安家政”“库伦护工”“敖汉架线工”等劳务品牌,帮助5万名以上农牧民群众实现区内外稳定就业。
“特别是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工代赈,农牧厅印发了《关于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规范实施以工代赈促进农民增收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主体、拓宽渠道、规范程序。具体做法可以归纳为“单主体、多渠道、五同步、三公开、两前置。”赵永祥说
“单主体”,就是统一由项目所在地村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国营农牧场作为承接以工代赈的主体。
“多渠道”,就是以工代赈不局限在项目建设直接用工,还允许将土方工程、防护林栽植抚育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工程以劳务分包的方式交给村集体经济组织来实施。
“五同步”,就是将以工代赈建设的工程与高标准农田其他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招标、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监管。
“三公开”,就是项目选址时向农民告知以工代赈政策,项目开工前公示以工代赈合同,项目验收前公示用工清单和工资发放表。
“两前置”,就是把签订以工代赈合同作为签发项目开工令的前置条件,把落实以工代赈比例作为合同工程验收和结算的前置条件。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