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评析】
刚刚过去的母亲节,让很多人忆起去年的热门电影《你好,李焕英》。一年过去,以母亲为题材的影视剧正在全球范围内一展新貌。电影《瀑布》收获多个电影奖项和观众好评,独立电影《瞬息全宇宙》跻身近期票房前列,《亲爱的小孩》等多部剧集让观众在“别人的妈妈”身上看到了自己。
如何在大众艺术中更好地刻画母亲形象,是社会文明发展带来的必然思考。对于中国内地影视剧而言,自新中国成立,母亲形象至少已经过四次粗线条的变迁:80年代前,女性性别特征在“男女平等”的号召下被淡化,母亲作为女英雄、女战士成为时代符号;80年代,善良勤劳、自我牺牲的传统女性占据荧幕,电视剧《渴望》造成万人空巷;90年代,宏大叙事让位于生活日常,电影《九香》《漂亮妈妈》中母亲们便背负起了苦难家庭的重担;新世纪后,虽有更多元的叙事类型,但女性个体意识和情感诉求仍然微弱,文艺作品更多将关注点放在家庭生活中“父亲的缺席”或“强势母亲的控制”。
近年来,文艺作品越来越多地表达着对“母职”问题的反思,也在不同程度上开拓“母亲”形象的新可能性。
创新手法一,类型融合。不再将以往母亲限定于家庭伦理的舞台,影视剧可以结合不同类型,实现“破圈效应”。电视剧《小别离》《小欢喜》《小舍得》聚焦不同阶段的教育问题,韩剧《母亲》聚焦虐童问题。皮克斯新片《青春变形记》中,女儿突然变身红色小熊猫,开启了母女关系的新旅程。《你好,李焕英》本质是青春片,美国电影《三块广告牌》、韩国电影《母亲》结合犯罪悬疑类型,打造出耳目一新的叙事风格,受到了不同圈层的关注。
创新手法二,角色反转。不再将母亲塑造为独自奉献的一方,她也能拥有不同人生境遇,重审“亲密关系”。电影《瀑布》中,单身母亲在与女儿剑拔弩张之际,突然发现自己患上思觉失调症,在女儿的照料下,亲密关系开启新的方向;电影《妈妈!》中患阿尔兹海默症的不是85岁的母亲,而是65岁的女儿;《桃姐》中,如母亲般照顾大少爷一辈子的桃姐在生病后,两人关系迎来动人的转向;电影《柔情史》讲述一对胡同母女的“相爱相杀”,最终入围第68届柏林电影节全景单元并获最佳处女作提名。
创新手法三,细节加持。不再概念化地呈现“三破一苦”,母亲的形象可以很具体,以此展现“自我觉醒”。当年,电视剧《娘道》描写的虽然是善良无私的母亲,却因一生为他人劳作而缺乏自我意识,引发观众集体恶评。反观《亲爱的小孩》《小敏家》《您好!母亲大人》等剧集,故事主线虽不离“生育、养育、教育”三大“母职”,却在细节处引发观众感叹“真实得让人窒息”“感动得令人想家”。
影视剧向来被认为是时代背景、社会心理的某种映射,其对“母亲”的塑造恰恰反映了“对时代的反思和对人性的探索”。“母亲”是一个复杂的概念,需用心尽情地刻画,避免为她贴上符号化的标签。
老舍先生说:“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正如讲好母亲的故事,既是不忘来路,也为此生心安。没有人天生就是母亲,在“成为母亲”的道路上,女性的人生与心灵值得更多关注。
(作者:吕帆,系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副主任)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