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7月21日电 (记者郭冠华、章斐然)“苏格拉底和孔子是人类的两张面具,面具之下是同一张人类理性的面孔。”这句蕴含哲理的名言出自希腊著名文学家尼可斯·卡赞扎基斯。当地时间7月14日,人民网“一带一路”全媒体报道组来到位于希腊克里特岛伊拉克利翁市的卡赞扎基斯博物馆,了解这位被誉为“希腊鲁迅”的文学巨匠的中国情缘。
尼科斯·卡赞扎基斯1883年出生于希腊克里特岛的伊拉克利翁市,1902年前往雅典大学法学院求学。毕业之后,他创作了一批戏剧、小说和散文,逐渐在文坛崭露头角。此后,卡赞扎基斯在游历中写作,在出版大量文学作品的同时,还致力于名著翻译。
作为20世纪希腊最重要的作家,卡赞扎基斯曾9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其作品多次被搬上舞台及改编为电影。其中,由其小说《希腊人左巴》改编的同名电影赢得了1964年的3项奥斯卡金像奖。“如果你不了解卡赞扎基斯,你就不会解希腊人”的说法也因此广为流传。
博物馆永久陈列和媒体经理Kostis Kanakis告诉人民网“一带一路”全媒体报道组,卡赞扎基斯终其一生都在思索和追求人类的道德与自由,先后在古希腊哲学、基督教、佛教等思想寻找答案,但最终并没有在某一种宗教或哲学上“落脚”。“他的一生是为追求人性中高尚的一面而与人性中堕落的一面不断斗争的一生,是孤独而苦行的一生。”
卡赞扎基斯不仅是文学巨匠,也是文明交流使者。早在1935年他就曾访问中国,并将此行的见闻写进《中国纪行》,对中国送上了诚挚的祝福;1957年,卡赞扎基斯再次来到中国,以赞叹的目光见证着中国社会的变迁,深深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多年的游历和探索中,卡赞扎基斯感悟着不同文明间的交流、碰撞,从而总结出“苏格拉底和孔子是人类的两张面具,面具之下是同一张人类理性的面孔”。
2012年5月,中国绍兴鲁迅纪念馆和希腊卡赞扎基斯博物馆缔结为兄弟馆,中希两国文化交流建立起新的联结。2018年,其共产主义理论著作《苦行》改编的戏剧《苦行者》来到北京演出,这也是卡赞扎基斯时隔多年与中国的又一次思想碰撞。
2018年,希腊成为首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欧盟成员国;今年2月,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在雅典成立。随着中国和希腊两个古老文明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卡赞扎基斯的作品将为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打开一扇重要的窗口。
卡赞扎基斯早年成绩单和博物馆保存的他的最早手稿。人民网记者 葛泰佚摄
卡赞扎基斯的法语简历。人民网记者 葛泰佚摄
《石头花园》创作于中国旅程后,讲述了英国学生在中国受到文化熏陶后找到自由的故事。人民网记者 葛泰佚摄
《希腊人左巴》初印后,卡赞扎基斯的修改批注。人民网记者 葛泰佚摄
《自由或死亡》是卡赞扎基斯第一部被翻译成中文的作品,希腊名为《米卡尼船长》,“米卡尼”正是他父亲的名字。人民网记者 葛泰佚摄
1957年,卡赞扎基斯第二次访问中国,期间与作家茅盾进行交流。人民网记者 葛泰佚摄
卡赞扎基斯的作品被改编成戏剧。人民网记者 葛泰佚摄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