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娱乐 > 正文

8月9日,第四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在宁夏银川开幕,来自国内外的440多名嘉宾齐聚“塞上江南”。

葡萄酒已成为宁夏的一张名片。截至2023年底,宁夏酿酒葡萄基地开发面积超过60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近40%,是中国面积最大的酿酒葡萄集中连片产区,年产葡萄酒1.4亿瓶,占国产酒庄酒酿造总量的近50%。目前,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在国际大赛中已多次获奖,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文旅融合见证生态之变

葡萄园里一片翠绿,游客在藤蔓下采摘、拍照;地下酒窖,橡木桶内酝酿着美味的葡萄酒……在银川市西夏区,贺兰山废弃矿坑修复后建成的志辉源石酒庄,引来众多游客。

葡萄美酒,折射生态之变。近年来,宁夏将葡萄酒产业和黄河滩区治理及生态恢复结合起来,集中建设了195公里酿酒葡萄种植长廊。在“深沟浅种”种植方式和节水灌溉技术助力下,荒滩变成绿洲,曾经的废弃矿坑变成了旅游景点。据统计,依托发展葡萄酒产业,贺兰山东麓已有35万亩荒滩地披绿。

博览会期间,葡萄酒庄让外国嘉宾流连忘返。“酒庄风格各异,有的是中式园林,有的是线性结构,有的与连绵起伏的贺兰山相映衬。”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总干事约翰·巴克说。

近年来,宁夏将打造贺兰山东麓世界级葡萄酒旅游目的地纳入文旅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葡萄酒庄在“酒旅融合”中迸发发展活力。

长河落日,黄河奔腾,大漠星光……众多葡萄酒庄与宁夏其他景点串珠成链,成为亲子采摘、研学实践、自酿酒体验的好去处。目前,宁夏已建成葡萄酒庄130家,年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次,由旅游带动的葡萄酒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50%。

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升级

手机上,葡萄园的土壤温湿度和灌溉数据一目了然;滴灌开关能一键实现自动化精准灌溉;虫情防治设备不仅能自动捕获害虫,还能收集虫害信息,供科研人员研究使用……

宁夏葡萄酒产业精细化、自动化、机械化程度不断提升。近年来,宁夏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针对葡萄酒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开展科技攻关和成果推广,实施重大成果转化项目20余项。不久前公布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名单中,与葡萄酒产业相关的有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

走进位于宁夏吴忠市的西鸽酒庄,215个发酵罐只需要10个人管理。“通过手机,酿酒师可以远程监控每个发酵罐的状况,还能实时调控发酵罐温度。”酒庄助理酿酒师王斐介绍。

葡萄园区物联网技术、混酿葡萄酒物质和感官预测系统、基于仿生原理的橡木替代材料……科技创新,为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装上了引擎。

目前,宁夏已建立葡萄酒技术标准体系,先后制定41项技术标准,集成推广了浅清沟、斜上架、深施肥等一批关键技术,培育酿酒葡萄杂交群体66个、筛选优系3个。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陈自军介绍,宁夏围绕葡萄酒产业加强人才引进培育,“我们已培养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青年拔尖人才12人。”

富民增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我每年在葡萄园务工8个月,月收入6000多元。”在吴忠市红寺堡区一家酒庄务工的李向琴,正在操作园区的灌溉设施,“附近村庄里,几乎家家户户的工作都和葡萄酒产业相关。”

从种植、采摘、酿造、运输到销售,葡萄酒产业每年为当地农村居民提供工作岗位超过13万个。

“酒庄的活很多,通常能从每年2月忙到年底,我们的收入也很稳定。”在志辉源石酒庄附近的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镇,德林村村民刘辉和老伴在酒庄做保洁,每人月薪4000元;儿子儿媳在酒庄做运输,每人月薪6000元。

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宁夏还开发葡萄酒观光体验工厂、葡萄酒庄精品民宿酒店等附属产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银川市西夏区昊苑村分布着19座酒庄,有近1.8万亩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去年,我们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大部分收入来自葡萄酒相关产业。”昊苑村党支部书记曹东旭说,昊苑村是个移民村,刚搬来时这里还是片沙土地,如今建起一座座酒庄,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带动了村民就业。村里发展葡萄酒品鉴、农事体验、特色民宿等休闲度假新业态,年旅游收入超500万元。

目前,宁夏葡萄酒产业综合产值突破300亿元,每年为当地农民带来约9亿元收入。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13日 07 版)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编辑:方琳
87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绣”美内蒙古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