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是小兴安岭脚下乌裕尔河畔的一座边陲之城,叫作北安。若从我现在居住的海滨之城山东烟台回到故乡,不仅要从渤海湾漂洋过海,还要朝着东北方向赶很长一段路。
一晃,我离开故乡30年了,走时风华正茂,现在已是华发苍颜。
离开故乡后,我只匆匆回去过几次。有一年,我回故乡,正值母亲居住的那片棚户区改造完成,一排排新楼拔地而起。我盼着见到母亲,却找不到家门。若不是早就守候在街口的母亲的呼唤,我的脚步真不知该迈向哪里。
退休后,再次回到故乡,我得以细细品味这座小城。过去,小城是一副简陋模样。城里鲜有高层建筑,城东大枪厂四层办公大楼就是地标性建筑。那时我在大枪厂上班,每天经过都觉得很神气。如今,城里二三十层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大枪厂的遗址处早已成了博物馆。步行街、商业圈、图书馆、体育场、城市公园,所有大城市有的,这里应有尽有。走在街头,惊叹于巨大的变化和快速的发展,我不免生出许多感慨。
不过,回乡小住些时日,我又发现,小城的味道还是那样熟悉。
距母亲家不远处就是一条早市街,母亲从这条街上买回油豆角、圆倭瓜、鲜蘑菇……饭桌上一定不会缺的还有小香菜、小生菜、小黄瓜,再配上一碗从自家酱缸里舀出的大酱。一碗酱,看似普通,却是整桌菜的灵魂,也是我萦绕心尖的家乡味道。
在小城,人人家里都有两口大缸,一口腌酸菜,一口是酱缸。进了腊月,就要准备做酱了。将挑选好的豆子烀上个把小时,捣烂成泥,再摔打成一个个长方体的酱块,然后用报纸包起来,慢慢发酵。等来年开了春,家家就会开始下酱。存了一冬的酱块被掰成小块,放进缸里,加入盐粒和水,再用布封住酱缸,放到阳光下晒。每天用酱杵子捣一捣,等上一个多月,酱就做好了。酱是小城人们一年四季的必备,虽然家家下酱的做法原料一样,但各家的味道绝无一致。
如今母亲的家已搬上楼房,酱缸没了地方摆放,只能用小坛子少做些酱,味道却是依旧。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面酱、豆瓣酱,东北大酱酱味更浓,带着一股来自黑土地的爽利和鲜香。
回乡的日子,走在街头,随时都可能碰上熟人。即使远远隔着马路,对方也会大声呼喊着名字,再穿越街道奔过来,热情地扳住双肩或使劲握住我的双手。回乡的日子,每顿饭,大酱都不可或缺,再配上地里新摘的青菜,来自黑土地的浓浓故乡味道让心底盈满温暖与幸福。
离乡的日子,每每有亲戚朋友从老家来,询问我要带什么,我都会说,那就带上一罐子酱吧。此番回乡,看到昔日小城长高了,变大了,而那些熟悉的饭菜、人与人之间的热络,都时时提醒着我,故乡的味道,一直都在。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28日 20 版)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