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娱乐 > 正文

美育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传承中,从来不只是一技一艺的传习,也不只是理论概念的传诵,而是全身心的文化沉浸与审美体验,有着广博而深刻的内涵。“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既展现了先贤的生活情趣,也勾画出令人向往的美育图景。

如今,美育工作呈现多元化、动态化发展态势。从思想意识上看,它根植中华美学精神;从历史语境上看,它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需求相匹配。互联网时代,美育生态正经历深刻重构,新形式和新观念的涌现,正不断丰富美育的手段和内容。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深切感受到高校美育工作正处于从“边缘”到“前沿”的转变过程中。

从人格塑造到社风养成,美育的重要意义已经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但由于相关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等原因,美育仍然是素质教育中亟待补齐的短板。比如,一些高校把美育课程笼统归为艺术课程,这使有的人一谈到美育,便认为其无非就是美术课与音乐课的组合。还有不少高校没有专门、专业的实体化工作部门,只得以通识性人文艺术教学思路替代系统性的美育工作要求,以较为松散的校园文化活动间接承担美育职责。高校美育资源短缺、分布不均、利用率低等问题,也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高校美育发展。

作为来源于生产生活、旨归于人性本源的审美教育,美育需要遵循“知行合一”的实现路径,高校美育则亟待树立协同发展的前沿意识,构建学校美育、社会美育、家庭美育一体化的大美育格局。例如,理论教学上,有机衔接专业美育资源,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体验互动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上,通过建设校外美育实践基地等方式,搭建美育教学新平台。在教学模式上,综合应用讲授式、互动式、情景式等教学模式,探索多层次、立体化美育。同时,抓住“互联网+教育”的契机,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美育覆盖面。

美育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艺术的享受,更有可能点燃科学理性和逻辑思维的灵感火花。正是这些火花,曾经让那些伟大的科学跨越成为现实。科学的探索离不开对美的感知,高等教育应更好发挥美育浸润对德育、智育的促进作用。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12日 08 版)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编辑:方琳
5942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内蒙古:校园足球训练忙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