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西安等地纷纷出台政策,要求从2025春季学期开始,辖下的小学、初中进一步增加体育课时长,提升教学质量,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此举,让“如何上好体育课”再一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你的体育课,莫不是数学老师教的吧。”这句带有戏谑的玩笑话, 在全国边远地区的部分学校却是尴尬的现实。由于缺少专业的体育教师,这些学校的体育课往往由文化课教师代替,导致体育课不受重视,学生也学不到真正的体育运动技能。
如何在教育资源还不足的乡村学校做好体育教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人民网近期采访了多位省(自治区、直辖市)级两会代表委员,他们或常年关注乡村体育教育问题,或身处乡村体育教育一线。对于其中目前仍存在的困境,有着最直接和最真切的感受,也在各自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一些针对性的经验做法。
天津市政协委员、女排奥运冠军、天津市体育运动学校副校长魏秋月,近年来一直热衷做体育支教工作。她去过全国很多地方支教,带孩子们一起练习排球,给他们讲体育故事、体育精神。“我从中看到,体育对青少年成长影响非常大,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乡村的孩子。”
魏秋月说,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体育不仅是一项身体活动,更是一种精神磨砺和品格塑造。通过支教让孩子们科学准确地掌握一项体育技能,为他们的成长带来更多可能性。“体育支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我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运动员、体育院校参与到支教队伍中,破解乡村体育师资不足等难题。”
“乡村体育教育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乡村青少年身体素质、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委员、固原市科技局局长赫丽娟表示。她经过调研发现,宁夏部分地区乡村体育教育尚有师资力量不足、体育设施匮乏、体育文化氛围不浓等问题。
赫丽娟给出四点针对性建议: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补充专业教师,提升教师素质;二是改善体育设施条件,加大资金投入,合理配置设施器材;三是优化体育课程设置,保证课程时长和质量,开展体育课程创新;四是营造体育锻炼氛围,组织体育活动和竞赛,加强家校合作。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江西省政协委员、共青团赣州市委书记杨志正聚焦提升乡村体育教育水平,通过“青少年+体育+公益”的方式,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为乡村青少年提供更多接触和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
杨志正表示,2022年以来共青团赣州市委牵头,为赣州市多所乡村中小学捐建了操场(体育场),并捐赠了篮球架、篮球、足球、球服等,极大改善了乡村学校体育办学条件。每年还招募数百名专业的足球和篮球志愿者,在乡村中小学开展体育支教活动。此外,还成功举办了各类体育赛事和活动,进一步激发乡村青少年对体育的热情和参与度。
在国家层面上,近几年,体育总局会同多部门,积极牵头“送体下乡”“体育支教”等活动,为许多乡村青少年带去优质的体育教育资源。在各方努力下,相信乡村学校的体育教育困局将逐渐破题,更多的乡村孩子将能享受体育锻炼乐趣,健康快乐成长。(欧兴荣、宽容、张静淇、黄睿)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