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中国年】
光明日报记者 张文攀 闫磊
大年初一下午5点,在位于宁夏银川贺兰山下的漫葡·看见贺兰沉浸式演艺小镇,车如流水、人群熙攘。随着国潮花灯点亮历史街区,民俗音乐响彻沸腾的小镇,“年俗大赏”拉开帷幕,游客如同闯入一幅塞上西北的年夜画卷。
“典农古街开街喽!”一嗓子过后,只听鼓声阵阵,游客跟随演艺队伍穿过古色古香的长街,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传来。行至柳树巷,一阵卖货郎的吆喝声由远及近:“卖针卖线,头发换胭脂喽。梳子红头绳,丝绒丝线洋袜子蛤蚌油。各位乡邻,借过借过……”
来到非遗街区,来自银川的游客马蓉领着娃娃走进“陈氏烙画”的小店,她告诉记者,儿子对这些民间传统技艺很感兴趣。“我从1978年开始接触烙画,培训葫芦烙画爱好者多达1500人,经常有学校组织学生到这里开展烙画研学体验,看到传统文化如此受欢迎,觉得非常欣慰。”民间烙画非遗传承人陈湘军说。
在漫葡小镇,看沉浸演艺、吃西北美食、逛非遗街区、游艺术小店,文旅新体验给传统中国年带来别样韵味。
这边,游客刚刚穿越西北民俗历史,那边,大美都市魅力气息扑面而来。
置身银川市凤凰幻城,大屏幕上,一只凤凰绽放着华光异彩,展翅遨游,从大漠孤烟到长河落日,从贺兰巍巍到黄河滔滔,从长城雄关到古城繁华……演员们凤羽翩翩、霓裳飘飘,迎宾秀《有凤来仪》引得在场观众拍手叫好。
IP人物轮番登场。葡萄酒推荐官讲述丝绸之路与贺兰山东麓的故事:“贺兰山,古丝绸之路上的地理坐标,从第一颗葡萄种子自西域被带回,东西方的文化交汇就在贺兰山下上演了两千年……”戍边将领把宁夏这片土地上的历史娓娓道来:“宁夏自古征战地。秦始皇一统山河,设立郡北地,斥兵屯垦,兴修水利;汉武帝两次巡游,大举移民,引黄相济,修筑汉渠;仰叹《清平乐·六盘山》,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沉浸式演艺的每个剧目和散点演出都融合丝路文化、黄河文化、长征文化等,游客在历史文化中寻觅浓浓年味。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