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布‘春节’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那一刻,我们代表团每一名成员都无比喜悦。”谈及“春节”申遗的现场点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巴莫曲布嫫说。
这位来自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彝族学者,在过去一年的履职工作中发挥了自身在非遗保护领域的学术专长。从基层实地调研到参与非遗保护,再到跟踪研究国际合作机制,处处可见她的身影。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围绕非遗系统性保护如何助力城镇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为当地政府文旅融合规划项目出主意;在黑龙江黑河、大兴安岭等地,参加专题调研,观察民族非遗保护现状……
通过履职调研和参与执法检查,巴莫曲布嫫见证了非遗系统性保护取得的成果,同时也发现了非遗传承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一些地方出现了非遗过度商业化的现象,把非遗当作噱头;一些网站、自媒体滥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冒用、挪用非遗代表性项目,甚至以举办比赛、颁发证书为名获取不义之财,必须从严整治。”巴莫曲布嫫说。
今年全国两会上,巴莫曲布嫫准备提交有关数字环境中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的建议。
“坚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要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保护与发展、保护与开发的关系,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歪曲和滥用。”巴莫曲布嫫说。
记者手记
发挥专长 执着担当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倾听民声,关注非遗代际传承,呼吁用非遗保护成果赋能青年发展。
巴莫曲布嫫以代表的担当与学者的执着,助力推动非遗保护事业发展,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助力改善民生福祉。(记者 吴 丹)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