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网 > 北疆专题 > 爱祖国共团圆 > 正文

  “八月十五明日到,我把祝福先送到……”“一轮明月点亮事业,一枚月饼甜蜜生活……”一段段祝福的话语送给身边的人。9月30日,为迎接中华民族传统佳节中秋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大力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迎中秋,喜团圆,庆国庆,抒情怀”的主题系列活动在集宁区新华街道古城社区火热开展。人们通过网络、短信、微信等平台送上节日祝福寄语,抒发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亲人、感恩老师、感恩朋友、感恩同事之情。

  集宁区新华街道古城社区居住着蒙、回、满、达斡尔族等少数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融合聚居的社区。而古城社区工作人员仅有8人,全是30岁左右的女同志,她们利用女性的细心周到把每项工作做细做实,用真情打造了古城社区“民族之家”社区服务平台。

  “民族之家”社区服务平台利用“四个一”服务模式,开展一系列党建活动、开展一系列咨询服务、开展一系列培训服务、开展一系列志愿服务,旨在为辖区各民族居民提供民族政策法规宣传、社情民意信息收集反应、民族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幸福婚姻家庭建设、儿童成长关爱等服务。

  在“民族之家”,设有民族服装展示厅,从蒙古族服饰到牛羊工艺品及生活用品一应俱全。此外,这里还有一间草原文化传承讲习所,墙上挂着一幅幅蒙文书法作品。经常参加培训的61岁蒙古族居民云巧玲说:“草原文化传承讲习所特别邀请了乌兰察布市书法协会的宝英德力格老师来讲授蒙文书法,同时也讲述蒙古族的文化习俗。”

  作为“学生”的云巧玲同时也是楼长,她感慨地说:“我们这里邻里之间关系非常好,而且反映到社区的事情都能得到及时解决,社区为残疾人办理了两项补贴以及老年乘车卡等种种数不清的事。记得2018年暖气不热,当时社区书记王佩霞还怀着孕,她入户收集暖气不热的证据,经过沟通协商,没过多久暖气便热了起来。”

  在古城社区来家地村有位叫张海英的回族贫困户。张海英今年48岁,早年在外打工,但近些年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干重活,便回到了老家与哥哥嫂嫂居住在一起,患有疾病的张海英没有收入,生活拮据。社区党支部书记王佩霞了解情况后,为她在服务中心找了一个清扫卫生的公益岗位,再加上张海英在周边打些零工,现如今她每月的收入也有1000多元了。

  张海英说起古城社区竖起了大拇指:“社区工作人员都特别好,我们反映的问题都能得到及时解决,尤其对我们少数民族群众更是关怀备至。”(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皇甫美鲜 实习生 郭羽)

编辑:江海
0

北疆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伊林驿站:见证“草原茶路”的历史兴衰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