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放】
2019年7月1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林场,听取当地生态文明建设和马鞍山林场造林护林工作情况汇报。
顶着烈日,沿着崎岖的护林小道,习近平走进林区,察看林木长势,同正在劳作的护林员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家庭情况。
大家告诉总书记,近年来林场森林面积逐年增加,野生动物多了,生态环境好了,收益也多了,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习近平总书记听了很高兴。他强调,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贡献国。这么大范围地持续不断建设人工林,只有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做到。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守好这方碧绿、这片蔚蓝、这份纯净,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世世代代干下去,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云雾缭绕的马鞍山。
暮春四月,草长莺飞,春意盎然。在这美好的时节里,放眼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林场,林木葱茏,油松挺拔,白桦亭亭,万木峥嵘,又是一番别样的美景。
眼下正是春季护林防火关键期,马鞍山林场护林员像往常一样丝毫不敢懈怠。凌晨4点半,天刚蒙蒙亮,林场副场长柴树岭就开始了一天的防火巡查工作。“春季防火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因为春季农村用火比较多,处处隐藏着安全隐患,需要护林员提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工作。” 柴树岭说道。
马鞍山林场群山绽绿。
在山上巡护时,柴树岭通过防火对讲机时刻提醒着其他护林员仔细巡逻,不放过任何一个有安全隐患的地方。“我们这儿全年都是防火期,9个月是重点防火期。每逢春节、清明等重大节日,巡山护林的责任尤为重大。”柴树岭说,上山巡查是护林员的常规工作,一上山往往就是一整天。护林员除了及时了解山情、林情动态,还要负责林区道路的畅通、林木病虫害调查与防治、周边防火宣传等工作。
马鞍山林场始建于1962年,位于赤峰市喀喇沁旗中南部,是以管护为主的生态经营型林场。2019年7月1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走进林区,察看林木长势,同正在劳作的护林员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家庭情况。总书记强调,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守好这方碧绿、这片蔚蓝、这份纯净,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世世代代干下去,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使用诱捕装置防虫。
有了总书记的鼓励,林业人的干劲更足了。不少“林三代”纷纷回到马鞍山林场工作。王禹韩是看着父亲辛苦巡山的背影长大的,大学毕业后,他回到了这片林场,负责制定林场造林规划。“上一代为我们打下这么好的基础,我们这一代要守好这片绿色。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要通过不断努力,把这里变得更美。” 王禹韩坚定地说。
如今,马鞍山林场天然林面积为4.2万亩,人工林面积6.6万亩,森林活立木蓄积量达到21.3万立方米,全场公益林面积达到1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98.8%。
护林员利用防火远程视频智能监控系统查看山上的情况。
2019年11月,林场集中招聘16名公益林管护人员,建设“线下”扑火队伍,还安装了2套防火远程视频智能监控系统,可通过视频、瞭望塔台和地面巡逻等手段,实现全天候、立体式监测。为了守住这片绿色,全场划分22个网格,实施网格化管理,45名职工划片分包,严防死守。柴树岭说:“年轻力量的充实和科学手段的实施,对保护森林各方面工作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提升植被覆盖率,增加造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3年来,马鞍山林场从未停止脚步。如今,在林场内狍子、山鸡、野兔随处可见,野生动物种类日渐增多。
柴树岭向群众介绍林场情况。
生态好了,来这里旅游的人也多了。一上午的时间,这里已经迎来了好几拨周边地区过来的游客。他们沿着小道,走到林场深处的一处平地。一张巨幅照片格外醒目,那是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林场与护林员交流的场景,两侧还配有总书记关于生态保护的殷切嘱托。如今总书记攀登过的这条护林小道已成为一个红色教育基地。
游客们呼吸着山里清新的空气,纷纷在这里驻足拍照留念。柴树岭作为这个基地的解说员,不仅为来来往往的群众宣传护林防火知识,还常常给他们讲述总书记当时与护林员交流的情景。大家听后都很受鼓舞。2019年至今,来这里参观的有接近30万人次。
马鞍山的秋天层林尽染,景色优美。
山上绿树成荫,山下马鞍山村16家农家院里的游客也是络绎不绝,每年接待游客6万余人次。当地村民通过采蘑菇、打榛子、摘松籽等林下作业,实现了人均增收2000多元。马鞍山林场场长初光明说:“所有的林下经济包括榛子、蘑菇都是因为植被好了生长旺盛。现在来旅游的人也多了,山野菜不愁卖了,山货也特别多,老百姓切切实实得到了好处,这也就是说真正地把林木变成了金山银山。”
村民李义清楚地记得,过去的村子曾是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贫困村,一遇雨天,街巷泥泞。 “现在不同了,满山都是树,水土流失少了,家乡变美了,家门口还能吃上旅游饭。”谈起这些年的变化李义感触颇深。
马鞍山的山葡萄成熟了。
生态好了,村里的山葡萄产业也发展得红红火火。马鞍山村里的山葡萄种植面积从2016年的2000亩增至现在的3500亩,百姓的生活也像芝麻开花节节高。“马鞍山生态好了,山葡萄的产量也是一年比一年高。去年我这4亩地收入达到了12000多元。”村民张国利高兴地说。
“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世世代代干下去”,总书记温暖的话语至今铭刻在大伙儿的心里,给护林员增添了无尽的力量。3年来 ,马鞍山林场累计完成各项造林6000多亩。
远眺马鞍山。
今年,喀喇沁旗计划把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打造成赤峰及周边地区假日休闲的避暑目的地和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让生态建设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守,就是要通过每天的努力,为这片森林筑起坚实的防护墙。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一代接着一代干,定要守好这方碧绿、这片蔚蓝、这份纯净!”柴树岭说。(记者 王塔娜)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