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北疆专题 > 扎根北疆 建功立业 > 正文

       北疆新闻呼和浩特3月4日电(记者 张鑫)机床轰鸣、焊花飞舞、弧光闪烁……在包头市中国二冶集团钢结构公司的生产车间,伴随着“呲呲”声响的焊花飞溅中,一位90后青年用10余年坚守诠释了“技能报国”的深刻内涵。从普通焊工到中冶集团焊接首席技师,再到内蒙古最年轻的“北疆工匠”,高磊用青春与汗水书写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奋斗篇章。

  1998年出生的高磊,在包头职业学校毕业后就受到众多企业的青睐。2018年,他进入青岛的一家外资企业工作。2019年,中国二冶集团向高磊抛出橄榄枝,希望他能回到西部,施展才华。

  “我是从包头学到的本领、学到的技术,当时还是想重新回到我们西部,回到内蒙古。在这种条件下,通过专业性的技术人才的引进,对我也是一个更好的挑战和一个更好的机遇和平台。”中国二冶集团钢结构公司高级技师高磊说。

  焊花1.jpg

  2022年,国家重点工程兰州柴家峡黄河大桥建设遭遇技术瓶颈。这座国内首座 “S” 形曲线斜拉桥,15000吨钢结构箱梁的焊接精度要求达到毫米级,而箱梁内部仰焊位置的焊缝缺陷更成为制约工程进度的“卡脖子””难题。面对挑战,24岁的高磊主动请缨,接下了任务。

  高磊介绍,当时的工期也非常紧张,觉得自己可以承接下这个返修的工作任务,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面,一点一点仔细把焊缝给清理出来,当时我就咬着牙,必须把这段焊缝完成。

  焊花3.jpg

  成功突破难关、完成任务的背后,是高磊对专业技术的热爱和对自身要求的严格。在常人难以忍受的焊接环境中,高磊练就了“毫米级”精度。他的手臂、脖颈布满焊渣烫伤的疤痕,留下了特殊“功勋章”。

  夏天工作服能拧出汗水,冬天在零下30℃的户外坚持作业。正是这份执着,让他在2020年金砖国家“一带一路” 国际焊接大赛中斩获个人亚军,2021年成为内蒙古首位摘得全国工程建设焊工技能大赛金奖的选手。截至2024年,他已累计获得国际级奖项1项、国家级4项、省级6项,成为内蒙古焊接领域的“标杆人物”。

  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高磊从未停下脚步。他主导研发的《斜拉桥S形曲线钢箱梁施工工法》获内蒙古自治区级工法认定,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填补行业空白。2023年,他在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中再创佳绩,以全国第十四名的成绩刷新内蒙古选手历史最好名次,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肯钻研,蓝领也能成为领军人才。”

  焊花4.jpg

  匠心传承让青春在技能报国中闪光。高磊发起成立 “北疆工匠”创新工作室,带领团队完成技术革新12项,培养青年技术骨干30余人。2023年以来,他深入校园、企业开展 “技能成才”宣讲30余场,用亲身经历激励青年“走技能报国之路”。在包头市职业技能大赛中,他培养的选手包揽焊接项目前三名,彰显了“传帮带”的强大力量。
焊花5.jpg

  “焊接不仅是技术活,更是良心活。”高磊始终坚守这一信念。他研发的 “焊接防风罩”等专利技术,不仅提升了作业效率,更让一线工人的劳动保护水平跃上新台阶。

  做“钢”的事,要靠“钢”的本领。在高磊看来,焊工首先把自己锻造成一块“好钢”,“你不仅要学会技术,学会吃苦,还得有超凡的毅力和耐心。”

  谈及未来,高磊说:“国家非常重视我们技能人才,我将继续坚守在焊接一线,用我的技艺和热情,为新时代建设发展贡献力量。同时,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心系西部,奉献西部,共同推动焊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吴迪
11221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飞“阅”内蒙古乌兰哈达火山群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