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但商都县的广袤田野已苏醒,孕育着新一季的希望。作为“中国薯都”的核心区域,全国农业全产业链的典型示范县——商都县紧扣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以数字赋能、产业延链、绿色转型为关键抓手,全县广大党员干部与群众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在祖国北疆大地铺展出一幅科技与生态交融的春耕备耕盛景图。
——数字引擎驱动“智慧春耕”。
走进商都县现代农业产业园,物联网设备与农技服务深度融合的场景跃然眼前。商都县重点建设5万亩粮油作物单产提升示范区,利用北斗导航精量播种、无人机统防统治等新技术广泛应用,通过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和精准化管控,推动示范区单产水平较周边地块提高5%以上。
农资调储同步彰显“数字效能”。全县通过供销社、农资企业等多渠道协同,已储备化肥1.2万吨、马铃薯种子8718吨,关键农资到位率超70%。借助大数据平台动态调控供需,确保春耕生产“不断链”。
商都县还组织农技人员深入一线,针对马铃薯、玉米等主栽作物,开展土壤墒情监测、水肥一体化指导。目前,全县耕作层土壤平均相对含水量达85%,全域墒情适宜,为春耕打下坚实基础。依托“县乡村”三级农技服务网络,全县集中开展春季科技培训,累计举办农牧业培训班8期,培训农民1500人次,将现代农业生产知识、高效节水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实用技能送到田间地头。商都县正以数字化手段重塑春耕备耕图景,为“中国薯都”注入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马铃薯产业链“破圈”升级。
在巨弘马铃薯产业园区,全自动分选线与智能化加工设备协同作业,支撑马铃薯全产业链延链补链。作为全国马铃薯全产业链典型示范县,商都县以“一核三园”布局为核心,打造种薯繁育示范园、精深加工集聚园和冷链物流枢纽园,形成“育繁推一体化”产业矩阵。2025年,全县计划种植马铃薯面积达20万亩以上,全部使用脱毒种薯。
全县利用国家马铃薯全产业链典型示范县契机,以巨弘马铃薯绿色小镇为依托,创建马铃薯现代农业科技集成与创业创新中心,形成特色马铃薯产品加工集聚园、马铃薯高新技术产业引领园、马铃薯产业发展示范园、淀粉马铃薯特色规模化种植园、马铃薯种薯良种扩繁生产园。通过“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全县规模化种植主体与加工企业深度协作,逐步构建从田间到车间的全链条发展格局,为“中国薯都”夯实产业根基。
——节水农业书写“绿色答卷”。
面对水资源约束,商都县创新实施“三水联调”战略:推广膜下滴灌、浅埋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配套集雨窖、生态截水沟等设施,让“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协同增效。2025年,全县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控制在17万亩之内,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达0.85,实现从“以水定产”到“以水优产”的跨越。
——农资监管筑牢“春耕防线”。
在商都县农资物流中心,记者亲眼看到满载生物有机肥、抗旱种子的货车有序驶向各乡镇。该县农牧局负责人表示:“聚焦单产提升、产业链延伸和绿色发展,强化科技支撑和政策保障,坚守粮食安全底线,稳面积、推良种、用新技,确保粮食稳产保供,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该县农牧行政执法大队强化农资监管,抽检种薯、化肥等农资1500余吨,确保产业链源头安全。
沃野千顷,科技为犁。人勤春来早,商都县正以“稳面积、提单产、强链条、促生态”的奋进姿态,在塞北大地奏响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强音,书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记者 李璟 通讯员 张明成)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